我是蘇州大學2020級本科生李宜霖。在大雪紛飛的北方冬季,我有幸來到中國—東盟中心開始實習。雖然時間不長,卻收獲了很多知識和道理。
“在大學里學的不是知識而是一種叫自學的能力”,當我真正走上實習崗位時才深刻的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作為一名尚未踏入社會的大學生,這次實習就像是上臺前的一次彩排。當我走進中心時那種激動而又緊張的心情不言而喻,生怕在工作中出現差錯。然而現在看來所有在實習中出現的挑戰與困難,都是一筆珍貴的財富,提醒著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得更好。
我所在的部門是新聞公關部(IPRD),主要負責開展中心對外宣傳和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媒體交流與合作。本部門良好的工作氛圍和自由的交流機制是兩大亮點。在每周例行會議上,大家思維觀點的相互碰撞,都能擦出巨大的火花。而我們和藹可親的主任和老師會非常耐心的給實習生們布置任務,更多時候給予大家的是鼓勵和信心。實習期間我也參與了中心許多活動的籌備和舉辦,如中國—東盟農業合作研討會、中心秘書長向“2023絲路春晚”致賀詞、中國—東盟媒體年度聯誼等。這些活動也讓我對東南亞各國的風情文化,對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通過實習,也讓我明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其一是加強英語學習。英語是中心的工作語言。在中心實習過程中要頻繁使用英語交流,而我往往只能“紙上談兵”,日常交流還是有些困難,這是因為我對英語疏于練習,“會而不精”。所以,今后我要通過擴大詞匯量和增大閱讀面努力提高英語口語水平,盡快補齊短板。
其二是加強溝通能力。通過實習,我發現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但良好的溝通是讓別人發現自己能力的前提。對于實習生而言,溝通能力更是包括從衣著裝束到言談舉止、再到待人接物等各方面素質的綜合體現。通過不斷交流來提高自己溝通能力,一定會在今后求職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冬去春來,我的實習期也將告一段落。回首過去這一段時間,各位領導、老師、同事對我關心備至,我們親密合作,共同前行,無盡感激留戀之情,難以言表。在此,我誠摯祝愿中國—東盟中心發展得越來越好,更好發揮在中國—東盟關系中的促進作用。祝各位領導、老師事業有成,家庭和睦,也期待更多青年學子可以為祖國的國際合作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