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蘭州大學經濟學院的本科生夏禹。在炎炎夏日我伴著蟬鳴來到了中國—東盟中心,第一次進入亮馬橋43號大門的緊張仿佛就在昨日。轉眼之間,便到了與中心告別的時節了。回顧這段旅程,我收獲良多,成長良多。
我在中心的綜合協調部實習,日常工作包括每周更新中國—東盟合作進展,匯編東盟相關學術研究成果等。除此之外,我也參與中心舉辦的各項活動籌備、翻譯英文新聞稿等工作。
外交無小事,細節為關鍵。這是我在中心學到的核心一課。在舉辦中國—東盟防災減災研討會時,老師們對各個環節仔細斟酌,進場路線是否合理、演講臺高度是否合適、嘉賓用的紙筆如何擺放,每個細節都不放過。這讓我深深體會到外交工作的細致入微之處,這是只有在實踐中方可得到的真知。
與此同時,這段經歷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我的專業是經濟,此前從未接觸跟英語相關的實習工作。當老師將翻譯新聞稿、記錄英文會議等任務交給我時,我心中難免忐忑,擔心自己不能勝任。但實際情況是,雖然上述工作于我有一定難度,但我完成的最終效果還不錯。我也由此增強了自信,認識到原來我不擅長的事情也可以去嘗試,原來我可以不止于此。這次實習讓我走了不熟悉的道路,看到了別樣的風景。
這次實習讓我有機會了解國際組織的運作機制,親身體驗外交外事工作的豐富內容。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在實踐中學習新的領域、積累新的體驗,我想這就是實習之于我的真正意義。
中國和東盟山水相連、人文相親。在中心工作的每一天,參與的每一場活動,都讓我體會到中國與東盟合作的深厚廣博,感受到中國與東盟關系的蓬勃生機。中國—東盟中心作為中國和東盟十國共同成立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充分發揮一站式信息和活動中心的作用,在推動雙方務實合作與人文交流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能親身參與到推動中國與東盟友好事業中,雖然短暫,我也為此感到自豪。
在最后,祝愿中國—東盟中心的各位老師身體安康,幸福久伴,也祝愿中心繼續為促進中國和東盟各領域合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