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吉林大學的本科生徐寇旋,就讀于新聞與傳播學院。出于對國際傳播的興趣,我申請到中國—東盟中心的新聞公關部實習。
實習期間,除了日常的公文流轉、稿件譯審和媒體發布,我在部門老師的指導下嘗試撰寫、翻譯了多篇中英文新聞稿,完成了中心2021年工作報告部分翻譯、新聞公關部2021年工作文檔整理等工作。我還參與了2022和合迎新春音樂會暨和合迎新春楹聯展、東盟國家駐華使館新聞官員和駐京記者與中國主流媒體代表交流、中國—東盟網紅大會、東盟國家駐華使館女外交官文化體驗等活動的籌備及相關工作。通過親身實踐,我認識到中心作為“一站式信息和活動中心”對中國和東盟在貿易投資、教育文化旅游和信息媒體等領域交流合作發揮的積極作用。
這是我第一次實習,這次經歷給予了我很多新鮮而深刻的體驗。來到中心的第一個月正值年末,工作的繁忙的確給了我一個下馬威。面對新聞稿件,翻譯并非我的長項,再加上復雜的稿件規范與注意事項,我用了很長時間才能適應,當中不斷犯錯使我感到慚愧,一度低沉。但也有歡樂作伴,活動室閑暇時光的小美好,在陽光溫和的下班路卸下一天的疲憊。春節后我逐漸適應,并開始享受這份工作,有時間與精力去體驗和感受其中更多的美好。每個人臉上的笑容,每個人獨特的性格,都在我的生命中涓涓流過。很感謝老師們對我工作與生活上的關心與包容,很懷念與其他實習生們度過的愜意時刻,也很慶幸可以來到中心實習。在中心的工作生活教會我許多,成長是我在這個三層小樓三個月來的最大收獲。
疫情作為這段實習的背景,讓我們處于不確定之中,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工作與生活的負擔。我們帶著口罩、做著核酸測試、測著體溫,有時接受隔離、拉遠距離、生活節奏被打亂。我們感受到時代的力量,體會著秩序與疫情反復帶來的變化,重塑著相互之間的連接。
中心的工作受疫情影響,許多活動或推遲或轉為線上,但大家一直都在積極面對。中國與東盟各國之間的交流受到疫情的阻礙,幾年間錯過不少精彩,又在線上綻放獨特的光彩。希望在陰霾消散的未來,我們會更加熱情地擁抱交流,中國與東盟關系會更加緊密友好。我們正懷著這份憧憬,堅毅地走下去,更加珍惜現在,努力創造美好未來。
告別,應該是這份實習給我的最后一課。真心祝愿大家安好,有緣再相見。真心祝愿所有人迎來曙光,共享安寧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