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來自大連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2017級的本科生李文萱,很榮幸在中國—東盟中心實習工作三月有余,收獲頗豐,臨別時百感交集,只盡力作結。
能參與到中心這樣一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工作中來,是我本科畢業前的驚喜和禮物。我所實習的部門是貿易與投資部(TID),這里見證了我很多個“第一次”:第一次起草外交照會、第一次獨立翻譯外事稿件、第一次學寫新聞稿和談話參考要點以及第一次參與籌備重要中國—東盟經貿活動等。從起初如履薄冰地學習、從零開始,到一步一腳印,在中心老師們悉心指導和幫助下,逐漸體會到什么叫“外交無小事”。三個多月的錘煉打磨一改往日的我,不理解的不再憑感覺猜測,不會翻譯的一定認真求證,不懂就查、不明就問,定要把不解變成確切。
實習期間,我先后參與了中國(河南)—東盟投資貿易推介會、RCEP經貿合作高層論壇、中國—東盟礦業合作論壇、2021上合組織國際投資貿易博覽會暨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青島論壇和中國(山東)—東盟中小企業合作發展論壇等中心年度旗艦項目的籌備工作以及中心主辦或協辦的其他區域性經貿活動和RCEP宣介活動,還有幸與東盟國家駐華使館外交官代表一同參訪了快手公司,以上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連同日常協助部門老師開展對外聯絡、翻譯各類譯稿件、準備致東盟十國駐華使館照會和其他文字材料、安排交流會見等基礎性工作共同組成了我充實而又富有挑戰的實習生活。全方位、零距離的參與使我對中國—東盟合作的廣闊空間和巨大潛力有了全新的認識,也對即將開啟的人生新階段有三點領悟,寄語未來的自己,也與后來者分享。
一、作為翻譯從業者,要孜孜不倦求其“近”
這里的“近”,意思是要盡可能破除雙語甚至多語障礙,力求無限接近原本的意思,盡可能少地折損原意。外交翻譯作為硬文本翻譯中尤其特別的一種,對翻譯質量有著更高要求。套路一時可用但非根本,外交翻譯來不得半點含糊,求“近”路上需要花力氣、下苦功,才有可能達到理想中的最高的境界——用心體會,以譯傳情。
二、作為外交實踐者,要心細如發求其“準”
外交無小事,外交文風亦如此。小到標點用詞、人名頭銜,大到句段篇幅、結構主題,無一不要求準確嚴謹。外交這個大概念下包含著無窮盡的小概念,中國外交猶如一部構建精密的儀器,正是由于日復一日不斷求真致準,才得以像今天這樣百花齊放的呈現,細致周到而又有條不紊。
三、作為文化傳播者,要真心待人求其“誠”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中心既是中國—東盟友好交往的見證,更是推動者。回望三個月的實習生活,跨文化交流的場景無處不在,貿易投資部和其他部門各項活動得到東盟各國大力支持,根本在于中心與各國的真誠相待、以誠達人。有幸參與其中的我將努力傳承中心的溫度,繼續為中國東盟民間友好交流貢獻力量。
轉眼已是初夏,忠實記錄三個月的點點滴滴,前路愈發發清晰,理想淬火更明。在此感謝中心領導和老師們的照顧和教誨,你們,是我更愿稱作朋友的親切長輩。
“會者定離,一期一祈。”難忘亮馬橋路43號的梧桐春味、小樓夏風,更念中心各位外交人的嚴謹敬業、為國赤誠。衷心祝愿各位師長工作順利,中國—東盟中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