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3日,由中國—東盟中心和中國農業農村部共同舉辦的中國—東盟中心圓桌系列:中國—東盟農業合作研討會在京成功舉辦。中國農業農村部國家首席獸醫師(官)李金祥、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史忠俊大使、緬甸駐華大使吳丁貌瑞、東盟副秘書長辛格在開幕式上致辭。老撾駐華大使坎葆·恩塔萬、菲律賓駐華使館臨時代辦歐帝諾、柬埔寨駐華使館副館長薩達羅等東盟國家駐華使節,中國農業農村部官員、高校智庫專家、媒體代表等70余人現場出席研討會。老撾農業部規劃與合作司司長沙方通專程來華參會。菲律賓農業部副部長索比拉,馬來西亞、緬甸、泰國等國政府官員和專家線上出席并發言。
李金祥在致辭中表示,兩個月前,中國和東盟國家領導人共同確定2023年為“中國—東盟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合作年”,發布《中國—東盟糧食安全合作聯合聲明》,彰顯了各方對推動農業發展的重視和維護區域糧食安全的決心。為落實雙方領導人重要共識、繼續深化中國—東盟農業合作,未來雙方一要加強農業戰略對話和政策交流,提升農業經貿投資往來水平,共同辦好“中國—東盟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合作年”;二要提升區域糧食保障能力,繼續支持東盟與中日韓大米緊急儲備機制發揮作用,共同打造本地區強韌、可持續的糧農體系;三要務實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有效應對氣候變化、資源約束等挑戰。
史忠俊秘書長表示,糧食生產關乎國計民生,中國和東盟共有20多億人口,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對雙方十分重要。去年,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將2023年確定為“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合作年”,具有重要意義。他指出,中國和東盟農業發展歷史悠久,互補性強,雙方合作前景廣闊,在當前形勢下,應加強在穩定糧食生產和供應、確保流通領域安全和推進農村地區發展等方面的合作。中國—東盟中心愿繼續發揮橋梁作用,用好中國—東盟圓桌系列等機制平臺,促進雙方在農業領域開展更多交流與務實合作,為推動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吳丁貌瑞大使表示,東盟與中國在農業領域合作歷史悠久,東盟和中國領導人共同將2023年確定為“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合作年”,必將開啟雙方全新合作階段,包括緬甸在內的東盟國家愿同中國進一步加強合作對話,在農業技術交流、農業實驗和農業應用方面開展更多務實合作,緬方也將為促進東盟和中國農業合作、維護地區糧食安全積極貢獻力量。
辛格副秘書長分享了疫情暴發以來東盟國家在農業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最新進展,并就未來東盟同中國農業合作提出了包括簽署協議、建立機制、引入碳匯、化肥使用、環保處理、農業投資、數字技術、能力建設等八方面建設性戰略舉措。辛格指出,過去十年,東盟和中國在農業、林業領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臨疫情、氣候變化、水安全和地緣政治等諸多挑戰,雙方應以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為契機,進一步攜手合作,加強能力建設,推廣數字技術在農業領域廣泛應用,實現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共同維護地區繁榮和穩定。
來自菲律賓、老撾、馬來西亞、緬甸、泰國等國的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的農業專家圍繞中國東盟農業發展、糧食安全等議題深入研討,為中國東盟農業未來合作建言獻策。
會前,與會嘉賓赴農展館參觀“三農這十年—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成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