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5日,以“面向社會發展和國際理解的語言文化”為主題的首屆中國—東盟語言文化論壇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行。論壇由中國—東盟中心和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共同主辦。中國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任田學軍,泰國高等教育與科研創新部副部長達努•旦特緹以視頻方式在開幕式上致辭。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陳德海、泰國駐華使館教育公使銜參贊那婷樂,貴州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慧等出席論壇開幕式并致辭。泰國駐華使館教育文化參贊彭博文作主旨演講。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永利主持論壇。
劉利民指出,加強語言文化國際交流與合作是凝聚人心的粘合劑,有利于促進形成謀發展、求幸福的共同合力,希望中國和東盟國家的語言文化工作者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激發語言文化交流合作新活力,增強語言文化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能力,提升科技創新對語言文化發展的驅動力。
陳德海表示,中國高校已開齊東盟國家所有語種課程,海外中文學習需求也在持續擴大。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等7個東盟國家已經把漢語納入其國民教育體系。雙方互派留學生人數已超過20萬人。這為促進中國和東盟國家間的人文交流、助力雙方社會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希望此次論壇能夠成為中國和東盟國家高校和教育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互學互鑒、深化合作的平臺,推動雙方在語言文化教育領域的交流合作取得新的進展。
會上,與會嘉賓積極交流,深入探討,一致認為,應堅持加強不同文明間交流互鑒的發展方向,進一步推動中國和東盟國家間的語言文化交流合作,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獨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