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日,2021中國—東盟媒體合作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三十而立—開啟中國—東盟合作共贏新篇章”,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外交部指導,中國外文局、中國—東盟中心主辦,中國報道雜志社承辦。東盟副秘書長康富、菲律賓總統新聞事務辦公室部長助理阿賽納、老撾駐華大使坎葆•恩塔萬、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陳德海、中國外文局局長杜占元、中宣部副秘書長湯恒通過線上和線下形式出席論壇并致辭,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周浩黎,馬來西亞駐華大使努西爾萬,越南駐華大使范星梅,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際聯絡局副局長劉春香,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方虹,中國外文局副總編輯、中國報道雜志社社長陳實,甘肅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郭錦詩等中外嘉賓及媒體、智庫代表近百人參加。
杜占元局長指出,媒體領域的交流合作是中國—東盟關系的組成部分,在促進雙邊關系發展、增進文明交流互鑒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雙方媒體的交流合作具有廣闊空間和巨大潛力,希望能夠進一步深化合作內容、拓展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模式,為維護中國和東盟關系的持續穩定發展、推動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的智慧與力量。
湯恒副秘書長表示,中國和東盟之間的人文交流日益密切,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雙方新聞媒體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形成了多層次、多渠道、多樣化的媒體合作良好局面。希望雙方媒體繼續助力政策對接,廣泛凝聚各方共識;倡導務實合作,積極傳遞信心、正能量;聚焦可持續發展,夯實友好合作民意基礎,為中國—東盟進一步的發展合作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康富副秘書長對中國—東盟中心在深化雙方媒體合作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表示贊賞。他指出,雖然有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東盟和中國強勁的伙伴關系卻并未受到阻隔。今年雙方迎來中國—東盟可持續發展合作年,雙方戰略伙伴關系將會在方方面面煥發出新的生機。信息媒體的高速發展有利于促進雙方文化交流,構建更加緊密的共同體。疫情之后,網民數量激增,雙方在傳媒、尤其是在新媒體領域有了更多合作機遇,加強媒體合作將有助于雙方在人文交流、技術開發、貿易投資等方面取得更大進步。
坎葆大使表示,當前中國和東盟媒體事務合作積極推進,媒體已經成為主要和快速的信息樞紐,在社會經濟、文化、公共衛生、民生等領域,特別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雙方媒體應利用現有的中國—東盟中心、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公共衛生框架等機制,為推動雙方關系發展特別是后疫情時代的經濟合作作出新貢獻。
阿賽納部長助理感謝中國—東盟中心在加強媒體合作、促進地區持續和平、繁榮及穩定方面作出的貢獻。他強調,盡管疫情之下傳統的媒體合作方式受到影響,但中國與東盟媒體努力運用技術進步來推進新常態下的交流合作,分享新倡議,開啟新的合作模式,這將繼續有力推動東盟和中國經濟社會合作,促進可持續發展。
陳德海秘書長表示,RCEP正式簽署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里程碑,將為地區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為中國—東盟合作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正深刻改變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賦予傳媒行業新的時代內涵和增長空間,也對傳媒行業內容創造和傳播方式不斷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希望雙方媒體圍繞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和可持續發展合作年,聚焦抗疫合作和經濟社會復蘇,進一步講好中國—東盟合作共贏故事,助力雙方政策溝通和發展規劃對接,不斷拓展深化媒體合作。
在分論壇環節,來自中國和東盟十國的媒體負責人、記者、智庫代表圍繞“RCEP框架下區域經貿合作新前景”和“新技術革命下媒體創新發展新趨勢”議題展開深入討論,聚焦當下,展望未來,為中國和東盟媒體合作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大家普遍認為,RCEP的簽署和實施將為地區國家帶來新的經貿和投資機遇,提振各行業發展信心,增進人民福祉,并進一步促進后疫情時代的經濟復蘇。新一輪產業和技術變革下,傳媒行業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新媒體產業的迅猛發展,有利于促進信息流通,增進平臺與觀眾連接和互動,從傳播層面進一步深化中國與東盟務實合作和民間交流。
論壇期間,在中國與東盟雙方領導見證下,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院長于運全發布了《中國關鍵詞:新時代外交篇》中英對照圖書。開幕式前,中外嘉賓還共同參觀了“莫高窟遇見吳哥窟”文化主題展。
2021中國—東盟媒體合作論壇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