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日,由中國自然資源部、廈門市人民政府和廈門大學共同主辦的2018廈門國際海洋論壇在廈門舉行。
論壇開幕式由廈門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毅恭主持,國家自然資源部國際合作司巡視員張陟、幾內亞海洋漁業和海洋經濟部部長弗雷德里克·洛瓦、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鐘聲致辭。來自中國和30多個國家涉海部門、國際組織、涉海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約800人參加論壇。中國—東盟中心代表應邀出席。
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司長張占海以“加強海岸帶空間管理,發展高質量海洋經濟”為題,作了主旨發言。來自印度尼西亞、日本、泰國、土耳其和中國高等院校、學術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東亞海域環境管理區域項目組織、大自然保護協會等國際組織的代表們圍繞海上絲綢之路框架下的藍色增長與藍色經濟、海洋科學、海洋可持續發展管理戰略、海岸帶綜合管理推廣、東亞海區域一體化等主題,發表了各自的觀點和研究成果。論壇期間,嘉賓還參觀了中國—東盟海洋學院成果展和全國大中學生歷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獎精品展。
論壇是2018廈門國際海洋周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屆海洋周以“共建共享,攜手推進海洋可持續發展”為主題,旨在結合新時代海洋事業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深化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之間的務實合作,積極構建新型“藍色命運共同體”,實現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