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5日,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國—東盟中心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東南亞商務論壇在云南昆明成功舉行。云南省政協副主席李正陽,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民族宗教委員會主任朱維群,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論壇輪值主席國緬甸工商聯合會副主席貌貌雷以及來自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政府官員、工商會及商界領袖、知名企業家、媒體代表等約500人出席。
李正陽在開幕式上致辭。他表示,“一帶一路”建設使云南從邊緣地區和“末梢”變為開放前沿,為東南亞國家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近年來,云南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與東南亞國家開展了更加緊密的友好交往,合作領域更加廣泛,合作成果更加豐碩。他就進一步推動云南與東南亞國家關系的深入發展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圍繞“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深化云南與東南亞國家的經貿合作;二是加快路網、航空網、能源網、水網、互聯網“五網”建設,推進云南與東南亞國家的互聯互通;三是全面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推動中外經濟合作區等開放型平臺建設,與東南亞國家合作建設一批產業園區;四是積極推動云南與東南亞國家在文化、醫療衛生、教育、科技等領域的交流合作,進一步增進相互了解、信任和友誼。
貌貌雷在致辭中表示,緬中友好交往歷史源遠流長,兩國既有共同的邊境,也有共同的發展愿景。緬甸是東南亞的重要國家,正在經歷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領域轉型,在東盟共同體建設、瀾湄合作、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當前,貿易保護主義現象有所抬頭,經濟全球化進程遇到挑戰。他呼吁各國加強協調,進一步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推動實現充分、和諧的發展,造福地區民眾。
朱維群在致辭中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來,進展超出預期,合作成果豐碩。他贊賞云南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與世界各國特別是東南亞國家開展領域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人文交流與合作取得的積極成績,建議云南以民心相通促貿易暢通,不斷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經貿合作,共商規劃新藍圖,共對發展新挑戰,共享發展新成果。
中國雙綠企業家理事會理事長趙曉宇在致辭中分享了對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產業互聯互通與跨界金融合作的看法。他認為,積極推動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產業的互聯互通,加強跨境金融合作將成為有效落實“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環節。云南是中國通往東南亞的重要門戶,擁有獨特的地緣優勢。雙方可以將人口、貨物、服務及資本緊密聯系起來,使國家之間的交流合作更具彈性。他建議云南充分利用自身區位優勢,全力打造面向東南亞區域的經濟貿易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金融服務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為進一步深化中國同東南亞國家的務實合作作出新的貢獻。
中國貿促會云南省分會會長劉光溪在致辭中介紹了云南與東南亞國家開展跨境經濟合作和邊境合作的現狀,表示云南與東南亞國家山水相連、人文相通,具備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他建議盡快打通跨境經濟合作區和邊境合作區建設,打造面向東南亞輻射中心的園區經濟;推進中國(云南)沿邊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加快培育發展云南加工貿易,建立立足云南、輻射周邊、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產業體系。他希望與會嘉賓交流互鑒,為進一步推動中國特別是云南與東南亞國家的交流合作水平邁上新臺階積極建言獻策。
在隨后舉行的主題論壇上,東盟—中國工商總會會長楊天華、越南國家工商會副會長武新成、馬來西亞全國總商會副總會長劉瑞裕、老撾國家工商會副會長占塔鐘·梵賽、東帝汶工商會副會長阿爾韋托·阿勞霍、菲律賓絲綢之路國際商會秘書長莊銘燈等嘉賓先后發言,介紹本國經濟發展狀況、投資環境和優惠政策,鼓勵中國和東南亞國家企業抓住“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機遇,加強交流和對接,不斷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在“推動產業互聯互通、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推動跨境數字經濟,加快貿易便利化”兩個專題論壇中,與會的中國和東南亞商協會、企業和學術機構代表圍繞“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產業合作新機遇、物流及信息互聯互通、智能時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跨境供應鏈體系構建、東南亞跨境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境外產業園區法律服務模式等議題進行了熱烈討論。大家一致認為,中國與東南亞國家應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契機,大力發展跨境經濟,推進地區一體化合作,提升地區互聯互通水平,進一步加強貿易投資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繁榮。
論壇期間,有關方面簽署了《第二屆中國—東南亞商務論壇昆明共同宣言》。中國貿促會云南省分會、中國國際商會云南商會等單位分別與老撾、緬甸、泰國、越南等國工商會簽署了有關合作協議及行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