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4日,第三屆中國—東盟青年論壇在山東大學拉開帷幕。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山東大學副校長程林,國家留學基金委秘書處副秘書長王勝剛,山東省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一級巡視員李榮,山東省教育廳總督學孟慶旭、東盟國家駐華使館官員、學界、企業界以及來自山東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17所國內高校的中國和東盟青年學生代表200余人出席開幕式。
程林副主席致辭歡迎各界嘉賓出席本次論壇。他表示,山東大學高度重視國際交流合作,與泰國法政大學、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東盟國家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共同開展師生交流、科研合作、孔子學院等項目。2018年是中國—東盟創新年。山東大學依托自身科研與人才優勢,在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培育新動能、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搭建產學研合作橋梁等各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山東大學加入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一帶一路”人才培養校企聯盟,與企業合作培養創新型國際學生,積極為地方經濟發展以及區域合作提供人才支撐。他希望雙方青年學生通過本次論壇積極交流思想,充分發揮智慧和力量,為未來參與社會和中國—東盟合作作好準備,共同開創中國—東盟關系更加美好的明天。
王勝剛副秘書長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中國和東盟各國教育交流合作不斷深化。2017 年在華高校就讀的東盟國家學生達9.5萬人,占來華留學生總數的19.42%。同年國家留學基金委利用政府資金資助5.8萬名學生來華留學,其中東盟國家學生7677人,占獎學金生總數的13%。他積極評價中國—東盟青年論壇為推動雙方學生交流發揮的重要作用,期待本次論壇成為各國青年分享多元文化、碰撞思想火花、發揮智慧力量、締結深厚友誼的平臺,為進一步深化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增進雙方青年了解,打造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李榮巡視員在致辭中表示,山東省高度重視開展與東盟國家合作,與柬埔寨、印尼、老撾、菲律賓、泰國、越南等多國地方政府建立友好關系。2017年,山東省與中國—東盟中心共同在濟南、青島兩地舉辦東盟貿易投資推介會,取得了良好效果。期待中國和東盟的青年朋友以本屆論壇為契機,認識山東、了解山東、喜歡山東,推動山東—東盟合作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邁進。
孟慶旭總督學在致辭中表示,山東省高度重視學生創新教育,堅持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省內共有7所高校被評為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他希望此次論壇能讓雙方青年深入了解科技創新對社會、經濟、教育、文化等多領域的作用,共同探索通過科技創新創造價值的途徑,為雙方實現共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馬來西亞駐華使館教育參贊侯春興代表東盟國家駐華使館致辭,強調創新對東盟國家和中國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他表示,東盟—中國關系的未來發展依靠青年一代,高校則承擔著培養人才的重任,希望東盟國家和中國的高校開展更多交流活動,共同推動雙方教育合作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
泰國法政大學國際學院院長維薩維蘇祝賀論壇開幕,介紹了泰國法政大學與山東大學在教師學生交流、聯合研究、信息分享等方面開展的良好合作,表示法政大學愿繼續加強與包括山東大學在內的中國高校合作,為進一步深化東盟—中國教育合作,實現可持續發展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
東盟留學生和中國學生代表分別致辭,分享了各自留學和創新經歷,表示創新是他們驅動社會發展的關鍵,期待借助此次論壇與東盟各國同學一起探討創新領域合作,收獲更多的知識和友誼。號召中國和東盟青年學生增強擔當意識、機遇意識和創新意識,為中國、東盟乃至世界的共同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在主旨發言環節,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區域合作研究室主任王玉主回顧了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的發展歷程和取得的豐碩成果,分析了雙邊關系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從創新角度為中國—東盟關系未來提出了建議。浪潮集團副總裁劉偉華介紹了浪潮集團的創新發展歷程以及與有關東盟國家開展合作情況,號召青年學生積極投身創新創業,為地區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董豫從科技考古的視角介紹了創新在歷史和考古學領域的應用及取得的成果,鼓勵中國與東盟青年學生們加強交流,積極將創新融入社會發展各個領域。
本次論壇以“科技與創新”為主題,由中國—東盟中心主辦,山東大學承辦。來自中國和東盟的青年學生圍繞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創新與區域協作、創新與生活品質等議題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