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6日,亞洲區域合作圓桌會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期間舉行。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副院長楊希雨主持會議,中國外交部劉振民副部長出席并做主旨發言。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東盟與中日韓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主任常軍紅、亞洲合作對話秘書處秘書長班迪·林沙軍、東盟秘書長黎良明、亞信組織秘書處執行主任宮建偉、中日韓合作秘書處秘書長楊厚蘭、上海合作組織副秘書長諾西羅夫等作為演講嘉賓共同出席了圓桌會。
劉振民副部長表示,亞洲地區多層次、多支點、多方位的復合型地區合作網絡正在形成和完善。各機制相互補充借鑒、各領域合作走深走實、各次區域合作攜手共進,成為亞洲區域合作的鮮明特色,為打造亞洲命運共同體開辟了光明前景,也為經濟全球化進程注入了強大的亞洲正能量。中國是亞洲區域合作的積極參與者和堅定推動者,中方積極支持區域機制建設,為深化區域合作內涵、提升合作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他提出四點建議:一是以亞洲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思想引領,二是以完善合作模式保持亞洲特色,三是以發展合作與安全合作為兩輪驅動,四是以擴大區域合作受益面為有效途徑。
楊秀萍秘書長介紹了中心在推動中國—東盟務實合作方面所做努力和取得的成績。她表示,今年是東盟成立50周年和中國—東盟旅游合作年,中心將繼續與各方加強合作,為推動本地區繁榮發展作出新的貢獻。楊秘書長對加強亞洲區域合作提出四點建議:一是積極落實好各區域合作框架下達成的共識,使有關政策盡早惠及民眾。二是加強東盟共同體建設,將“一帶一路”倡議同有關國家發展戰略對接,為協同發展注入新活力。三是支持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東盟東部增長區等機制發展,為中國—東盟合作提供有益補充和助力。四是加強亞洲區域組織間的溝通與合作,共同推動亞洲區域合作取得新進展。
各區域組織負責人介紹了各自職責及所做工作,并對全球化及亞洲區域合作發表了看法。他們表示,亞洲地區以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為主,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面對當前世界上出現的逆全球化浪潮,亞洲國家應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向世界發出亞洲聲音。對于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風險和挑戰,各國政府應及時調整相關政策,發揮全球化的積極作用,化解負面影響,造福民眾。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所長劉卿、印度果阿大學副教授達特施·帕墨勒卡、印度工商業聯合會執行主任阿杜爾·達拉可提等特約嘉賓就全球化及亞洲區域合作議題參加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