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2日,首次中國—東盟農業合作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行。論壇以“深化農業創新合作,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由中國農業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張秀隆、中國農業部副部長屈冬玉、緬甸農業、畜牧與灌溉部副司長艾可可等來自中國和東盟國家農業部門、國際組織、企業界、媒體等嘉賓出席。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應邀出席論壇并致辭。
張秀隆副主席表示,作為中國的農業大省,廣西致力于與東盟開展農業合作。2015年,廣西與東盟農產品貿易額達20.3億美元,是2002年10.5倍,年均增長率達19.8%。中國—東盟農業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希望雙方共建農業信息服務平臺,創新農業合作模式,進一步推動在農業技術、品種、設施、農產品貿易等方面的合作。
屈冬玉副部長表示,中國和東盟都處于發展建設的關鍵時期,都面臨發展農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任務。中國愿同東盟國家一起加倍努力,實現共同和可持續發展。屈副部長并提出四點建議:一是重視農業人才培養。二是構建農業產業園區。三是加強農業政策協調。四是以互聯網+的方式促進農產品貿易。
楊秀萍秘書長表示,農業合作是中國—東盟合作的重點領域之一。中國和大多數東盟國家都是農業大國,雙方在農業領域各具優勢,互補性強,加強農業合作有利于夯實國民經濟基礎,符合雙方共同利益和長遠發展需要。雙方應努力推動農業合作提質增效:一是結合各自發展規劃,加強政策對接;二是推動農業科技、農業管理、資源能源等方面的農業產能合作;三是共同培養高素質農業人才,為雙方農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保障。
艾可可副司長表示,農業是人類永恒的事業,促進本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是中國和東盟共同的責任。東盟贊賞中方為推動本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所做的努力,愿與中方攜手,用好相關機制,加強技術創新,推動中國—東盟農業合作再上新臺階。
與會各方嘉賓圍繞中國—東盟農業合作面臨的機遇、挑戰與對策、促進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等議題進行了廣泛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