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1日,楊秀萍秘書長應邀出席第二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和裝備制造合作論壇并發表演講。
楊秀萍秘書長表示,2016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25年來,中國—東盟關系發展成就斐然,政治互信不斷加深,經貿合作日益緊密,人文交流成果豐碩。中國—東盟關系已成為東盟與各對話伙伴中聯系最廣泛、成果最豐富、交往最密切的一組關系,有力促進了各自經濟社會發展和東亞區域合作,成為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的重要支柱。
展望未來,中國—東盟關系潛力巨大,前景廣闊。東盟共同體的建成使東盟成為擁有6億多人口的大市場,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順利完成,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正式成立,共建“一帶一路”的持續推進,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的成功啟動,都為中國—東盟關系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當前,全球經濟依然處于深度調整之中,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強化跨境互聯互通,推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業的合作,已成為振興實體經濟的共贏之舉。東盟是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優先方向,也是中國開展產能合作的重要方向。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紀念峰會上,雙方發表了《中國—東盟產能合作聯合聲明》,進一步明確加強產能合作的決心和途徑,為拓展未來合作開創了新愿景。
楊秘書長就進一步開展中國—東盟產能合作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強化服務保障,創造更良好的合作環境。雙方應著力加強以基礎設施為主要內容的硬環境和法律、政策、公共服務等軟環境的建設,打造更多的企業對接平臺。二是充分利用好現有的產業園區,使其成為企業合作的有力依托。三是完善融資安排,充分發揮亞投行、絲路基金、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等作用,大力支持優質項目。四是多管齊下,重視加強人才培養,加大相關職業教育領域的合作,培育更多的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