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日,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出席中國—東盟產能合作高層論壇,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唐仁健、緬甸商務部常務秘書長多昂敏、柬埔寨發展理事會副秘書長謝無敵、新加坡國家能源市場管理局董事白學敏等11位中國和東盟嘉賓在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
楊秀萍秘書長表示,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25年來,中國和東盟共同努力,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日益成為命運相系、利益相融、情感相依的好朋友、好鄰居、好伙伴。當前,全球經濟處于深度調整之中,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在更高層次上嵌入世界產業鏈條,實現優勢互補、合作發展,已成為振興實體經濟的共贏之舉。中國和東盟應著眼于全球經濟發展新格局,堅持企業主體、政府推動、互利互惠、開放包容等原則,將雙方的產能優勢、資金優勢與市場需求相結合,推動產能合作深入發展并取得實質性成果。她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建立合作機制,改善投資環境。二是調動企業的積極性,為企業間開展合作搭建平臺。三是完善融資安排,降低交易成本,為優質項目尋求資金支持。
唐仁健副主席表示,目前,廣西工業總產值突破1.7萬億元,對外投資規模快速增長,具備了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的良好基礎。廣西將繼續發揮地緣優勢,著力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的新支點。為更好地推動廣西與東盟國家產能合作,他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加強政策溝通,建立國際產能合作機制。二是深化務實合作,切實做好項目對接。三是創新合作模式,為產能合作注入新動力。四是改善投資環境,營造有利于國際產能合作的氛圍。
其他嘉賓們從各自角度出發,圍繞“產能合作、互利共贏”主題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