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1日,由中國—東盟中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和中國文化網共同主辦,中國日報網承辦的“中國—東盟少年兒童文化交流之窗”網絡專題在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正式發布。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佘靖、文化部外聯局副局長陳發奮、中國日報社副主編王浩、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尹曉東、緬甸駐華大使吳帝林翁及夫人、菲律賓駐華大使艾爾琳達·巴西里奧、韓國—東盟中心秘書長金英善、文萊、印尼、老撾、越南等東盟國家駐華使館代表以及中外媒體記者出席了上線儀式。
楊秀萍秘書長在致辭時表示,加強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增進雙方民眾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有利于深化中國—東盟各領域務實合作。中國和東盟14歲以下少年兒童有4億多,占雙方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培育中國—東盟少年兒童之間的友好感情,需要文化雨露的浸潤,更需要雙方共同做出不懈努力。她感謝各合作機構為“中國—東盟少年兒童文化交流之窗”網絡專題上線所付出的辛勤勞動,強調中心將與有關各方攜手,將該網絡專題打造成中國—東盟少年兒童加強交流、增進友誼的橋梁和紐帶。
佘靖副主席祝賀網絡專題正式開通。她表示,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致力于繼承和發揚宋慶齡先生的未竟事業,增進國際友好,關注民族未來,在促進國際青少年文化交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期待這一專題匯集各方力量,服務少年兒童,為中國—東盟長期友好關系打下堅實基礎。她還邀請東盟各國參加將在北京和秦皇島舉辦“宋慶齡杯”中國—東盟青少年足球友誼賽。
陳發奮副局長簡要介紹了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年以來,雙方在文化交流領域取得的長足發展。他稱贊“中國—東盟少年兒童文化交流之窗”網絡專題上線意義重大,期待此平臺在中國—東盟少年兒童心田播下雙方友誼的種子,增進中國—東盟相互理解和友誼,譜寫雙方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艾爾琳達·巴西里奧大使代表東盟方致辭。她積極評價了網絡專題將在服務中國—東盟少年兒童方面發揮的平臺作用。她表示,中國與東盟友誼歷久彌新,文化交流是多元社群之間沖破藩籬,建立溝通的有效手段。她期待這個項目能為中國—東盟少年兒童組織牽線搭橋,增進雙方新一代的了解和友誼。
王浩副總編簡要介紹了中國日報與東盟主流媒體的密切聯系,他表示,中國日報網將充分利用其經驗和渠道,將此平臺打造成為中國與東盟國家少年兒童之間的溝通橋梁。他呼吁中國和東盟成員國相關機構共同推廣此平臺,使其成為中國—東盟少年兒童友好交流的新窗口。
尹曉東院長介紹了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與東盟國家日益密切的交流,他期待“中國—東盟少年兒童文化交流之窗”成為加強中國—東盟少年兒童之間的新平臺,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
發布儀式結束后,楊秀萍秘書長、佘靖副主席、吳帝林翁大使夫婦和艾爾琳達·巴西里奧大使及各東盟國家駐華使館代表與中國和東盟少年兒童一道共同觀看了兒童劇《小飛俠皮特·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