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8日至9日,大湄公河次區域高校聯盟成立大會暨亞洲區域高校學分轉換框架研討會議在老撾萬象召開。來自大湄公河次區域即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越南和中國6國的教育部門代表和22所高校代表參加會議。中國—東盟中心教育官員孫雪晶代表中心應邀參加會議。
大湄公河次區域高校聯盟項目由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和亞洲開發銀行發起,相關國家教育部門推薦本國高校參加,中國—東盟中心予以了積極支持和推動。在中心的協調下,中國廣西教育廳和云南教育廳參與到該項目中,并推薦廣西民族大學、廣西師范大學、云南大學和昆明理工大學加入聯盟。
會上,SEAMEO RIHED主任Chantavit Sujatanond和亞行代表Wolfgang Kubizki向與會各國教育部門代表和高校代表介紹了該項目設立的目的,即推動大湄公河次區域各高校的學生流動、人員交流和學校交流, 促進該區域的緊密聯系、務實合作和競爭力。隨后相關專家圍繞區域學生流動和學分轉換框架等主題進行了專題發言,各國教育部門官員就在聯盟中政府應發揮的作用交換了意見。各高校代表討論了聯盟成立后的運作形式、高校優先合作領域等具體問題。
最后來自各國22所高校的代表共同簽署了大湄公河次區域高校聯盟成立宣言,宣告聯盟正式成立。聯盟將設管理委員會,并定期召開工作會議及專題研討會。
中國—東盟中心代表在會議期間,與參會代表積極討論為會議文件提出了建議和意見。中心代表還于會間與廣西教育廳和廣西高校代表一起訪問了廣西民族大學和老撾國立大學共建的孔子學院和老撾社會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