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和教育交流年。25年來,中國和東盟各領域友好交流和務實合作取得豐碩成果,為雙方民眾帶來了切實利益。中國—東盟中心是中國和東盟十國成立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在雙方關系快速發展的進程中應運而生。成立5年來,中心發展成為促進中國—東盟友好交流和務實合作的獨特紐帶和重要平臺,為中國—東盟關系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世界教育信息雜志》對中心秘書長楊秀萍女士進行了專訪。楊秘書長指出,中心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搭建雙方溝通合作的平臺,圍繞教育交流年主題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心將繼續積極推動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合作,為雙方關系持續深入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一、中國—東盟在教育領域的密切合作促進雙方發展
????《世界教育信息》:楊秘書長您好,很高興您接受《世界教育信息》雜志專訪。首先,請您簡要介紹一下中國—東盟關系,特別是雙方教育交流合作情況。
????楊秀萍:非常榮幸接受《世界教育信息》雜志采訪。借此機會,我謹代表中國—東盟中心,感謝《中國教育信息化》雜志社和《世界教育信息》雜志編輯部對中心工作的大力支持。
????2016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和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年,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年份。25年來,中國和東盟都把與對方的合作放在突出位置,相互分享發展經驗,扎實推進各領域友好交流和務實合作,取得豐碩成果。中國連續7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連續5年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雙方人員往來頻繁,中國成為東盟第一大游客來源國。夏秋季節,每周有2000多架次國際航班往返于中國和東盟國家之間。在東盟諸多對話伙伴關系中,中國—東盟關系是最富內涵、最具活力的關系之一,有力促進了中國和東盟各國自身發展,也為雙方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教育交流合作一直是中國—東盟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高度重視。目前,中國在境外辦學經教育部審批的4個機構和98個項目中,有3個機構和30個項目在東盟國家。截至2015年,雙方互派留學生人數達19.5萬人,其中東盟國家在華留學生7.1萬人,中國在東盟留學生12.4萬人。中國已成立了30個中國—東盟教育培訓中心,涵蓋商務會展、文化藝術、對外漢語、金融財稅、傳統醫藥、新能源、農業、電力等諸多領域,并在東盟國家共開設31所孔子學院和32個孔子課堂。中國高校已開齊所有東盟國家語種。老撾蘇州大學、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等合作辦學項目成效顯著。雙方在教育領域建立的緊密合作關系,為服務自身經濟社會發展、促進雙方民心相通、鞏固雙方關系的社會基礎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發揮自身優勢,架起中國—東盟教育交流與合作橋梁
????《世界教育信息》:我們知道,教育交流合作是中國—東盟中心工作重點之一。您能否介紹一下中心在這方面所做的工作?
????楊秀萍:中國—東盟中心是中國和東盟十國成立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它在雙方關系快速發展的進程中應運而生,承載著我們11個國家推進各領域務實合作的強烈愿望和殷切期待。自成立以來,中心充分發揮一站式信息和活動中心作用,積極落實雙方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大力推動貿易、投資、教育、文化、旅游、新聞公關等各領域交流合作,完成百余個旗艦項目,組織或參與500多項活動,取得積極成效,得到各界廣泛贊譽。2016年11月,在中心成立5周年之際,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專門發來賀信。他表示,中心過去5年來一步一個腳印,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發展成為促進中國—東盟友好交流和務實合作的獨特紐帶和重要平臺,為中國—東盟關系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中心始終高度重視教育合作,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加大投入,積極為加強各國政府、教育機構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牽線搭橋、提供服務。中心推動建立了包括中國與東南亞教育研究網絡、中國-東盟職業教育合作聯盟、中國-東盟工科大學聯盟等在內的多個合作平臺,與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了中國-東盟語言文化中心和中國-東盟漢語言文化教育基地,并積極參與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在中心協助下,有400多家中國和東盟職業教育機構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500多名東盟學生獲得了中方提供的獎學金來到中國留學深造。中心還積極支持在華留學生活動,出版了介紹中國與東盟教育體制和現狀的書籍,贊助編寫了東盟留學生在京手冊,為推動實現2010年領導人提出的“雙十萬學生流動計劃”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三、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年活動精彩紛呈
????《世界教育信息》:2016年是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年,中國—東盟中心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請您具體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楊秀萍:中心圍繞教育交流年主題,精心設計旗艦項目,主辦并參與一系列活動。這些項目和活動契合中國和東盟實際需要,涉及領域廣,吸引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進一步豐富了雙方教育交流合作的內涵,為教育交流年增添了亮點。
????一是全力支持交流年整體活動,深度參與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受中國教育部委托,中心成功舉辦了教育交流年標識征集活動。最終評選出的標識被廣泛用于2016年中國和東盟教育交流合作的各項活動。作為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的協辦單位,中心與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秘書處和貴州省教育廳密切合作,通過舉辦三方會議等精心設計相關活動,在2016年第九屆教育交流周期間,共聯合主辦或支持舉辦8項活動,涵蓋高等教育、青少年交流、職業教育、傳統醫藥教育和產能合作等領域,為提升教育交流周品牌效應作出了積極貢獻。
????二是積極推動青少年交流,增進年輕一代的相互了解和友誼。這對于中國—東盟友好事業的傳承和發展意義重大。一年來,中心與相關合作伙伴共同主辦或支持舉辦了十余個大型青少年交流項目,包括首屆中國—東盟青年夏令營、中國—東盟學生日、中國—東盟青年人文論壇、中國—東盟青年領袖峰會、中國—東盟國際青少年足球邀請賽、中國“模擬東盟”大會等。中心大力支持東盟在華留學生活動,舉辦了第三屆北京東盟留學生運動會,年底還將舉辦第五屆東盟留學生新年聯歡會。中心還資助中國學生參加韓國—東盟中心暑期項目,積極參加在柬埔寨暹粒舉辦的第二屆中國—東盟青年交流訪問活動。各國學生積極踴躍參加相關活動,通過專題講座、研討會、攝影展、美食匯與文化表演等形式展示才藝和風采,碰撞思想和智慧,體驗多元文化,加強心靈溝通,結下了跨國友誼。
????三是加大對職業教育合作的投入,助力中國和東盟經濟社會發展。職業教育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能夠實實在在地造福民眾。中心高度重視中國—東盟職業教育交流合作。2016年6月,中心的合作伙伴浙江亞龍教育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向緬甸3所政府職業技術學校捐贈了總價值100萬元人民幣的職教設備及相關培訓。除緬甸外,亞龍公司近年來在中心的推動下還向印度尼西亞和泰國捐贈了職教設備并提供技術援助。通過參加東南亞職業教育高官會議,中心繼續加強與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職業技術教育區域中心的合作。中心還主辦了中國—東盟職業教育合作對話、中國—東南亞職業教育人才流動與合作研討會、江蘇—東盟教育合作對話會等活動,出席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第11屆東盟技能大賽相關活動,與各方積極探討加強職業教育合作的新途徑。
????四是通過多種途徑,積極為中國地方教育機構拓展同東盟的交流合作創造條件。中心推動四川省16所高校代表團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舉辦中國高等教育展,與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共同組織第三次中國—東盟國家大學科研考察團訪問廣西,同廣西多所高校交流座談。安排中國—東盟中心聯合理事會代表團、湄公河國家官員團、東盟記者團等參訪中山大學、南京大學、蘇州大學等中國高校,為促進院校交流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五是摸索將教育同文化、旅游、醫藥等領域合作相結合,培育新的合作增長點。為了更好地服務中國和東盟各領域人才培養,中心積極探索中國和東盟教育交流合作的新領域、新形式,結合雙方文化、旅游、醫藥等領域合作的現實需求,嘗試“教育+”的活動模式。例如,在2016年5月舉辦“中國—東盟周”期間,中心與中外友好國際交流中心、天津美術學院和世界美術學院聯盟等共同舉辦了“異彩同輝:中國—東盟美術院校繪畫藝術聯展”,中國和東盟17所藝術院校受邀參加,為拓展雙方藝術教育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心近年與中國相關高校合作,分別在印度尼西亞、文萊、馬來西亞和菲律賓舉辦了六期“中國出境游客服務標準化”職業培訓項目,取得了良好效果。2016年中心再次在老撾舉辦了這一項目,受到熱烈歡迎。此外,中心還舉辦了“東盟文化行——傳統醫藥交流活動”,邀請中醫專家訪問泰國和老撾,與醫學教育機構和相關專家進行學術交流。在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期間,中心還支持舉辦了傳統醫藥與健康專業教育論壇,促進雙方在傳統醫藥專業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合作。上述這些跨領域的交流合作模式,有助于進一步釋放中國和東盟教育合作的巨大潛力,為雙方合作開辟更加廣闊的前景。
????六是積極開展公共外交活動,宣傳中國—東盟關系和教育交流合作。中心繼續在中國高校舉辦“東盟與中國大使系列演講”活動,2016年先后邀請馬來西亞、文萊和越南駐華大使分別在西北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和外交學院發表演講,與青年學生面對面交流互動,受到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中心結合相關活動,在外交學院、南京師范大學等地舉辦了圖片展,增進社會各界特別是青年學生對中國—東盟關系以及雙方教育合作的了解。為擴大教育交流年的影響,中心和《中國教育信息化》雜志社合作,在《世界教育信息》雜志上開設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專欄”,多角度報道雙方教育交流合作成果以及教育交流年相關活動。老撾、新加坡、泰國等國駐華大使分別接受專訪,介紹東盟國家教育體制和發展情況,就拓展雙方教育合作發表了真知灼見。
????四、推動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合作邁上新臺階
????《世界教育信息》:2016年教育交流年劃上了句號。請問秘書長,中心今后在推動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合作方面有什么計劃?雙方未來合作的前景如何?
????楊秀萍:教育是實現社會進步的基礎,是促進國家發展的動力。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年即將落下帷幕,2017年將迎來中國—東盟旅游合作年。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合作永遠在路上,沒有“完成時”。中國和東盟各國都處在發展建設的關鍵時期,東盟持續推進共同體建設和中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都更加需要高水平的教育、高素質的人才作為保障。中國和東盟教育體制和資源各具特色,加強交流合作的空間廣闊。雙方應共同努力,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利共贏,更好地造福雙方民眾。
????在2016年第19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要把人文交流合作打造為繼政治安全、經貿合作之后雙方關系的第三大支柱。他表示,中方建議打造“中國—東盟雙十萬學生流動計劃升級版”,實現雙方學生流動總規模到2025年達到30萬人次的目標;中方將設立“中國—東盟海上絲綢之路獎學金”,2017年將面向東盟十國提供1000個獎學金名額。李克強總理在講話中還提到,希望雙方早日制訂《中國—東盟教育合作行動計劃(2016-2020)》,期待中國—東盟中心為促進雙方人文交流合作發揮更大作用。
????中心將再接再厲,不斷開拓創新,積極落實雙方領導人共識,扎實推進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交流合作。一是借助現有平臺,擴大與中國和東盟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教育機構以及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的溝通聯系,繼續為雙方交流合作牽線搭橋;二是進一步豐富交流形式,提升基礎教育、職業教育、語言教學等務實合作水平;三是繼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加大青年交流力度,加深相互理解;四是積極拓展新的合作領域,助推“中國—東盟雙十萬學生流動計劃升級版”的早日實現,推動雙方教育交流合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五、中心將為中國—東盟關系持續深入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世界教育信息》:在結束采訪之前,請問秘書長還有沒有其他想同我們的讀者交流?
????楊秀萍:教育關系千家萬戶、關乎千秋萬代,既是國計,又是民生,需要全社會的重視、關心和支持。《世界教育信息》雜志作為國家級期刊,聚焦國際教育前沿,積極服務教育國際合作交流,為關心教育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溝通交流平臺。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和教育交流年之際,《世界教育信息》雜志通過“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專欄”,積極傳播友好合作的正能量,為做好相關活動的采訪報道做了大量工作。我再次對你們表示敬意和感謝。希望你們能繼續關注和支持中國—東盟教育事業,為雙方擴大交流合作發揮更大作用。
????當前,中國—東盟關系正處在新的起點上。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的順利完成,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正式成立,共建“一帶一路”的持續推進,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的成功啟動,都為中國—東盟關系發展注入新的活力。2016年的第19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通過了一系列成果文件,為中國—東盟關系的未來發展描繪了新的美好藍圖。
????新形勢下,中國—東盟中心將繼續同社會各界一道,做中國與東盟睦鄰互信的促進者、務實合作的推動者和友好情誼的傳播者,為中國—東盟關系持續深入發展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