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oot id="yyyom"></tfoot>
<ul id="yyyom"><sup id="yyyom"></sup></ul>

史忠俊秘書長:中國和東盟各國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天然同路人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史忠俊

2023年10月21日,《環球時報》在其紙版和網站刊發對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史忠俊大使的專訪,全文如下:

一、環球時報:您如何解讀此次帶路峰會的成果,東盟國家對此抱有怎樣的期待?此次峰會將給中國和東盟未來高質量合作發展帶來哪些契機?在這其中,中國-東盟中心能發揮哪些作用?

史忠俊: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剛剛成功閉幕。151個國家和41個國際組織的代表來華共襄盛舉,注冊參會人數過萬,充分表明共建“一帶一路”在世界范圍內已深入人心,“帶路”理念的全球影響力正與日俱增。習近平主席同包括東盟國家領導人在內的各國元首和政府首腦舉行會見,重申繼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廣泛共識,達成458項成果文件,商定369項務實合作項目,其中涉及東盟國家的項目有近80項,超1/5。這些成果為各方持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事業行穩致遠擘畫了新藍圖,開啟了新階段,注入了新動力。

我注意到,與會的東盟國家領導人對“一帶一路”建設十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高度評價,認為本次論壇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盛事,紛紛表達繼續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積極意愿,期待“一帶一路”倡議能更好對接東盟印太展望等總體規劃和各國發展戰略,希望更多務實惠民項目在東盟國家落地,歡迎更多中國企業赴東南亞投資興業,致力進一步密切教育、旅游、青年等人文領域合作交流,為在新形勢下維護本地區高質量、可持續、包容性發展的積極勢頭貢獻力量。

下一步,中國和東盟國家應共同落實好本屆高峰論壇各項重要成果,加強發展規劃對接,促進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標準“軟聯通”、11國人民“心聯通”。具體來說,一是要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同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東盟印太展望、東盟各國發展戰略有機對接,為下階段合作做好戰略引領和頂層設計。二是繼續加強在鐵路、公路、港口、機場、電力、通信等領域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互聯互通立體網絡。三是進一步提升經貿往來,穩定暢通供應鏈產業鏈,培育數字經濟、綠色轉型、科技創新等新興領域合作新增長點。四是依托現有合作機制以及絲綢之路旅游城市聯盟等新平臺,拓展在文旅、教育、青年、媒體等領域合作,增進相互了解,加強民心融通。

中國—東盟中心將始終立足于政府間國際組織定位,發揮自身優勢,助力中國同東盟國家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豐富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內涵。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促進政策溝通方面,中心將繼續同中國和東盟國家政府部門、東盟國家駐華使館保持密切溝通,通過共辦吹風會、介紹會等活動,推動雙方在經貿和人文領域政策的交流和對接。

促進貿易暢通方面,中心將繼續搭建貿易投資平臺,為雙方企業和產品進入對方市場積極牽線搭橋,邀請東盟商協會和企業來華參加經貿活動,定期赴東盟舉辦貿易投資促進活動,組織雙方政商企面對面交流,分享信息,考察工業園區和重要項目,促成更多“一帶一路”合作意向和項目落地。

促進民心相通方面,中心將繼續積極開展中國與東盟教育、文化、青年、旅游及新聞媒體等領域交流項目,重點圍繞2024“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年”落地更多有特色、有影響的項目,用好絲綢之路旅游城市聯盟,促進旅游復蘇,為中國東盟關系發展培育積極輿論氛圍,打造堅實民意基礎,構筑強大社會支撐。

二、環球時報:有人評價“一帶一路”是中國和東盟的共同繁榮之路。您如何評價過去十年,中國和東盟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一帶一路”對東盟國家的發展意味著什么?

史忠俊:中國與大多數東盟國家均為發展中國家,實現發展是雙方的共同目標。東盟國家地處“一帶一路”陸海交匯地帶,是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優先方向和重要伙伴。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東盟國家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中國和東盟國家不斷加強戰略對接,在經貿投資、互聯互通、產能合作、數字經濟、綠色轉型等領域合作捷報頻傳,碩果累累,攜手打造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東南亞樣板。

中國與東盟十國均已簽署共建“一帶一路”的雙邊合作文件。雙方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同《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及東盟各國發展戰略對接,與東盟印太展望開展互利合作。“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持續深化。雙方連續3年互為最大貿易伙伴,正在加快推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建設。中國與東盟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開展互聯互通合作,推動重大項目落地實施,為雙方人民創造實實在在的福祉。我想舉三個例子:

一是中老鐵路。它被老撾人民譽為“里程碑式工程”,使老撾從“陸鎖國”變為“陸聯國”。這條鐵路已穩定運營了22個月,運載2000多萬名乘客和2680萬噸貨物。通過鐵路,東南亞的榴蓮等新鮮水果可在更短時間內、以更低成本送達中國消費者手中。這項工程為老撾人民提供超11萬個就業機會,并培訓當地技術和管理人員隊伍,帶動老撾和地區國家經濟社會發展。

二是雅萬高鐵。它是東南亞第一條高鐵。雅加達和萬隆兩座城市所在的爪哇島僅占印尼國土面積7%,但人口約占其國家一半,貨運、客運壓力巨大。已于10月17日正式開通運營的雅萬高鐵將大大縮短兩地的通行時間,改善當地經濟民生,更好釋放沿線數千萬人口紅利。

三是馬中“兩國雙園”。它是“一帶一路”重點合作項目,也是跨境產能合作示范基地。馬來西亞關丹產業園與中國欽州產業園共同樹立“兩國雙園”模式,成為雙邊經濟合作的新典范。十年來,關丹產業園持續創造工業產值,提供大量就業機會,一直是馬來西亞東海岸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事實證明,共建“一帶一路”給東盟國家帶來更多巨大合作機遇和發展紅利,給雙方民眾帶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共建“一帶一路”助力中國與東盟國家推進自由貿易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也為地區和平與穩定持續注入正能量。

三、環球時報: 自去年9月出任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以來,您走訪了多個東盟國家。在您看來,東盟國家對中國和“一帶一路”的態度和感受是什么?一年時間過去了,有什么讓您印象深刻?

史忠俊:今年我先后訪問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柬埔寨、緬甸這東盟六國,會見了所在國外交、經貿、投資、教育、文化、旅游等政府部門高層官員,與當地商會、高校、智庫、媒體等各界人士交流。我感到東盟國家社會各界均對“一帶一路”倡議表示歡迎,對“一帶一路”合作過去十年取得的成果予以高度評價。東盟國家普遍認為,共建“一帶一路”能夠改善東盟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縮小地區間發展差距,促進本地區疫后經濟復蘇發展,切實造福當地人民。

我印象比較深的是當地人經常談及兩個“一帶一路”項目。一是剛剛開通運營的雅萬高鐵。我在雅加達時,不少人對我說,“上世紀90年代,去萬隆需要花上一整天,現在乘坐雅萬高鐵只要40分鐘,太不可思議了!”二是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連接柬首都金邊和最大深水海港西哈努克港。金邊當地人說,兩地開車單程原先需5個多小時,現在只需2個小時以內,當天往返輕而易舉,給老百姓出行帶來極大便利。

新形勢下,東盟國家希望更多更好搭乘中國發展快車,愿同中國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強硬聯通、軟聯通和心聯通。相信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成功舉辦必將進一步提升雙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務實合作,結出更多合作碩果。

同時,也有部分東盟國家媒體和智庫告訴我,東盟國家一些普通民眾對“一帶一路”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對共建“一帶一路”能帶來哪些好處還不甚了解。未來雙方應開展更多經濟民生項目,尤其是小而美、惠而實的項目,讓更多東盟國家民眾共享“一帶一路”紅利。雙方媒體也應繼續加大宣介力度,講好共建“一帶一路”的東南亞故事。

四、環球時報:在美國“印太戰略”之下,有越來越多的外部因素介入亞太事務。中國和東盟的合作該如何排除外部干擾?中國和東盟在帶路框架下的務實合作,對于區域和平穩定繁榮的重要性有哪些?

史忠俊:中國與東盟開展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給東盟國家帶來實實在在利益,維護促進地區發展繁榮,受到東盟國家真誠歡迎。東盟國家普遍期待繼續推進互利合作,造福本國人民,而不是成為地緣政治棋子。對外部勢力干擾的動機和居心,域內國家是心知肚明的。

“一帶一路”是中國提出的倡議,但非中國所獨有。“一帶一路”是開放的平臺,已同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和東盟各國發展戰略有機對接。域外國家和有關發展倡議,只要抱有真誠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自身發展目的,都可以加入進來,集思廣益,形成合力。

當前全球經濟疫后復蘇總體乏力,地緣政治形勢緊張,通貨膨脹、環境、糧食和能源安全等問題復雜嚴峻,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給地區和平穩定帶來諸多挑戰。中國與東盟攜手共建“一帶一路”,成為地區和平穩定和發展繁榮的重要助推器。

共建“一帶一路”助力一大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東盟落地生根,不但改善了當地生產生活條件和發展環境,增強經濟發展造血功能,還有效降低相關國家參與國際貿易成本,增強融入世界經濟能力,激發區域更大發展潛力、更強發展動力。

中國和東盟貿易暢通合作推動區域經濟疫后復蘇與發展,加速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促進區域乃至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為區域和全球經濟疫后穩步復蘇與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和東盟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廣泛開展教育文化旅游合作、媒體和智庫合作、民間交往等,推動文明互學互鑒,促進民心相融相通,不斷為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行穩致遠夯實民意和社會基礎。

總而言之,中國與東盟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全方位合作,為本地區及全球和平、穩定和繁榮注入更多正能量,已經成為當前全球不確定性中的最大確定性。

五、環球時報:中國-東盟之間互利共贏的帶路合作,對其他區域有哪些借鑒意義?

史忠俊:中國和東盟各國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天然同路人,攜手并肩十年磨劍,一路走來成果豐碩,為雙方人民帶來巨大福祉。我認為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經驗值得借鑒:

一是注重戰略對接。十年來,“一帶一路”倡議既有對接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的管總式設計,也有對接東盟國家各自發展戰略的個性化安排。中國同東盟十國均已簽署雙邊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建立起多層級、多渠道合作對話機制,為雙方合作提供強有力政策支撐和機制保障,確保具體項目穩落地、不走樣、見效快。

二是堅持互利共贏。十年來,中國和東盟國家始終踐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在雙方優勢互補的經貿、產能、基礎設施等領域合作不斷深化,數字經濟、綠色轉型等新興領域合作方興未艾。雙方在合作過程中始終本著相互尊重、相互借力、相互促進精神,共創合作機遇,共享發展紅利,實現共同發展。

三是突出與時俱進。十年來,中國和東盟國家在探索共建“一帶一路”的道路上,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創新合作方式、變革合作內容始終是雙方共同堅守的準則。雙方既重視基礎設施領域的“硬聯通”合作,也重視教育、文化、旅游等領域的“軟聯通”合作,更重視探索綠色、數字、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新聯通”合作。核心要義就是確保雙方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永立創新潮頭,引領合作趨勢,真正造福地區。

 
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 久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中文字幕日韩丝袜一区| 国产在线精品观看一区| 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 国自产拍 高清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91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99热在线只有精品| 久章草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99re热久久精品这里都是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美女|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s|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精品国内片67194|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久免费精品re6|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级| 久久久久夜夜夜精品国产|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电影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视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卜| 久9re热这里精品首页| 久久久久久九九99精品|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桃花综合|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