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中國—東盟中心在《中國報道》雜志發表題為《峰會外交推動中國—東盟全方位合作》的文章,全文如下: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低迷,地緣政治形勢緊張,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反復,金融、能源、糧食等多重危機疊加,全球發展面臨前所未有挑戰。在此背景下,2022年11月,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和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接連在柬埔寨、印尼和泰國等東盟國家舉行,全球治理迎來“亞洲時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東盟國家領導人共同出席多場多邊會議,并開展密集雙邊外交,擘畫地區合作藍圖,探討全球治理方向。領導人峰會進一步密切了中國—東盟關系,將對雙方合作產生深遠影響。
第一,峰會將為中國與東盟共同發展營造更加和平穩定的環境。習近平主席在雙多邊場合強調,各國應該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和平共處,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建設和平穩定的亞太。中國提出全球安全倡議,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有關東盟國家領導人重申將致力于強化多邊主義,加強在聯合國等多邊框架下合作,愿同中國攜手推動和平、安全、繁榮、可持續發展。有關共識筑牢了和平發展的根基,為地區安全穩定注入更多確定性。
第二,峰會為中國東盟各領域合作明確了方向和具體思路。發展是中國和大部分東盟國家面臨的最緊迫任務。三場多邊峰會主題雖不盡相同,但均聚焦發展與合作。習近平主席在多邊峰會上強調全球貿易、數字經濟、綠色轉型等是促進全球發展的重要因素,闡述了新形勢下推進亞太合作的六點思路。中國與東盟達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行動計劃。東盟領導人一致同意,雙方應拉緊貿易投資等傳統領域紐帶,拓展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供應鏈等新領域合作,加強在農業和糧食安全、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相互支持,這為下一步雙方深化合作提供了重要指引。
第三,峰會為中國東盟關系行穩致遠夯實了基礎。習近平主席對印尼、泰國進行國事訪問,進一步凝聚共建中印尼命運共同體重要共識,宣布構建更為穩定、更加繁榮、更可持續的中泰命運共同體,體現了中國與兩國關系的高水平運行。習近平主席同菲律賓、新加坡、文萊領導人一致同意深化互利合作,構建更加穩健和強勁的雙邊關系。中國領導人強調,東盟是中國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向,中方愿同東盟國家一道努力,聚焦發展和合作,推進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五大家園”建設,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東盟國家領導人表示愿積極促進東盟與中國友好合作關系發展,一道弘揚開放的區域主義,深化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中國和東盟山水相連,人文相通,友好交往源遠流長。雙方自1991年建立對話關系以來,始終把對方放在對外關系的重要位置,堅持相互尊重,聚焦務實合作,通過協商妥善處理和管控分歧,保持了友好合作的大方向。雙方不斷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樹立了地區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典范,為地區乃至國際和平與繁榮作出了貢獻。在2021年11月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上,與會領導人一致同意將中國東盟關系提升至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雙方關系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一年來,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起步有力,勢頭強勁。在近期雙多邊峰會成果指引下,中國—東盟關系必將繼續走在時代前列,向著共建“五大家園”堅定前行。
中國—東盟中心是中國與東盟各國政府為促進雙方經貿和人文交流而成立的唯一的政府間國際組織。中心成立11年來,一直認真落實雙方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促進了中國與東盟在貿易、投資、教育、文化、旅游和信息媒體等領域的友好交流和務實合作,得到了雙方的重視和認可。未來,中心將在峰會成果的基礎上,繼續與中國東盟各界攜手努力,共建“五大家園”,推進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