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中國—東盟中心在《中國報道》雜志發表題為《RCEP成為中國東盟關系新的助推劑》的文章,全文如下:
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半年來,盡管疫情延宕反復、國際形勢復雜動蕩,但RCEP制度性紅利不斷釋放,不僅為地區經濟復蘇增添希望,更為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經貿合作是中國和東盟關系的“壓艙石”。雙方堅持互利共贏、融合發展,成為東亞乃至世界經濟版圖中閃亮的“雙子星”。RCEP生效實施打破了原有5個“10+1”條款分割的模式,實現區域內經貿規則協同,深化地區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為中國東盟經貿關系進一步深化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
在RCEP帶動下,今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逆勢上揚,實現開門紅。根據中國海關統計,前4個月,中國東盟貿易總值為1.84萬億元,增長7.2%,東盟繼續保持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中國與東盟進出口規模占中國與RCEP貿易伙伴外貿規模將近一半,占中國外貿總值超過七分之一。RCEP還為雙方進一步完善東亞經貿結構、激發區域經貿合作潛力提供新的平臺。
中國與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多年來,“低垂果實”已被摘取,雙方既要精耕細作,增強關系的深度,也要開疆拓土,增加雙方關系的廣度。RCEP持續推進,將為中國—東盟合作帶來新的增長點。
一是產業升級迎來新機遇。RCEP助推區域高科技產業鏈融合,為中國東盟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合作帶來助力。雙方積極落實《關于中國—東盟科學技術與創新合作的聯合聲明》,制定《中國—東盟建設面向未來更加緊密的科技創新伙伴關系行動計劃(2021—2025)》,加強科技創新政策制定、聯合研發、技術轉移、人才交流等領域合作,促進創新驅動發展。
二是數字經濟成為新高地。RCEP一體化市場將提升電子商務、數字經濟邊際效應,完善區域數字貿易和數字治理,為中國東盟跨境電子商務市場創造巨大的制度紅利和開放紅利。雙方正積極就此加強合作,落實數字經濟合作伙伴關系行動計劃,搶抓RCEP帶來的黃金期。
三是中小企業發展獲得新助力。RCEP促進區域內商品、技術、服務、人員、資本流動,為成員國中小企業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也為中小企業參與地區和全球價值鏈帶來更大空間。
中國同東盟國家山水相連,民心相通,人文交流已成為中國東盟關系的第三大支柱。RCEP就成員國自然人移動在入境許可、短期居留等方面提供了諸多互惠的便利措施,在服務和投資市場上進一步擴大開放,將進一步提高中國與東盟的互聯互通水平,切實促進雙方人員往來,為深化人文合作、增進溝通理解營造和諧有利的氛圍。
同時,RCEP廣泛惠及各國企業與民眾,在促進民生與福祉等方面發揮了實實在在的作用。李克強總理在第24次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表示,“中方愿為有需要的東盟國家政府、商協會、企業,舉辦與RCEP實施相關的人員培訓、經驗交流等能力建設項目”。這些都將進一步增進人民間的好感度和親近感,夯實雙方關系民意基礎。
中國堅定支持東盟在RCEP談判及后續生效實施中的主導地位。在當前逆全球化思潮、排外民族主義有所抬頭的背景下,RCEP的順利實施充分表明,中國與東盟共同堅守雙方長期捍衛的多邊主義,向世界發出“要拆墻而不要筑墻,要開放而不要隔絕,要融合而不要脫鉤”的共同聲音。
展望未來,RCEP將發揮更大作用。不少域內外學者都認為,RCEP的意義在于通過深度經濟合作,拓展成員國經貿、規則乃至戰略性合作。RCEP將推進東亞區域合作的機制化,包括設置秘書處、召開部長級會議和領導人會議等,并設立聯委會和專項委員會,促進產業界和專家的深度參與,這都將有利于增進中國東盟戰略互信,促進雙方互利共贏。
今年以來,中國—東盟中心繼續積極參與推動落實RCEP,先后參加了“RCEP生效暨‘中國·山東·青島—日本·關東·京濱’啟航儀式”、2022成都·RCEP區域經貿合作圓桌會、RCEP工商領袖論壇、RCEP區域發展媒體智庫圓桌論壇等活動,積極宣介RCEP生效實施的重要意義,著力推動有關各方高質量實施RCEP、共享RCEP紅利。
未來,中心將攜手中國—東盟各界,繼續在RCEP框架下搭建合作平臺,促進產業對接,推動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為深化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做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