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中國—東盟中心在《中國報道》雜志發表題為《中國—東盟中小企業合作駛入快車道》的文章,全文如下:
中國和大多數東盟國家同屬發展中國家,地緣相近,人文相親。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是中國—東盟經貿合作的主體,也是推動雙方友好關系的使者。不同于大企業間“強強聯合”模式,中國—東盟中小企業間的合作更像“抱團生長”,更接地氣,更惠民生。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兩年來,世界經濟形勢復雜嚴峻,幾乎所有行業都受到不同程度沖擊,中小企業、私營經濟所受的影響尤為嚴重。然而,危機中往往孕育新機,變局中常常展開新局。中國—東盟中小企業合作具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和顯著特點,有利于地區激發經濟增長內生動力、推動創業創新和擴大就業,實現互利共贏和長期可持續發展。
一是融入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新藍圖”。自1991年建立對話關系以來,中國與東盟攜手前行,持續提升政治互信,深化利益融合,增進民心相通,各領域交流合作成就非凡。雙方積極鼓勵中小企業發展,制定一系列發展規劃,出臺多種配套措施,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并將“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和區域增長,支持落實《東盟中小企業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6—2025)》”寫入《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2030年愿景》。2021年11月,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正式宣布共同建立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雙方中小企業合作提升到了新的戰略高度,掀開后疫情時代共同發展新篇章。
二是搭上中國—東盟經貿合作“高速列車”。中國與東盟彼此成就、互利共贏,經貿合作實現跨越式發展,打造成為地區繁榮的重要支柱。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中國—東盟實現并保持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為地區經濟復蘇注入“強心劑”。2021年,中國—東盟貿易總額達8782億美元,同比增長28.1%。雙向投資超過240億美元,保持逆勢增長。中國—東盟自貿區開啟3.0升級版,進一步促進雙方相互開放市場,釋放中小企業合作潛力。
三是接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快軌”。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中國與東盟成員國之間的雙邊合作成功升級為東亞地區多邊合作,中小企業迎來重要發展機遇期。RCEP生效有利于促進區域內商品、技術、服務、人員、資本流動,為成員國中小企業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有利于加強政府在中小企業拓展海外市場中的引導作用,使中小企業能從綜合運用RCEP規則中獲益,從而帶動成員國間貿易規模擴大,實現區域內發展中國家經濟復蘇和增長。
四是掛上數字化轉型“加速擋”。當前,地區各國數字化轉型速度加快。2021年1月,東盟發布《東盟數字總體規劃2025》,旨在推動東盟數字發展與合作。數字經濟成為中國—東盟合作新增長點。中國信息與通信技術研究院相關研究報告預測,2025年,中國和東盟數字經濟總量有望達到9.58萬億美元。智慧城市、人工智能、電子商務、大數據、5G應用等領域將為雙方中小企業合作提供更大空間。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對工業互聯網的需求已經由行業龍頭企業延展到中小企業,成功提升數字化能力的企業無疑將獲得發展新生機、新活力。
開展中國—東盟中小企業合作具有堅實的政策保障、現實基礎、有利條件和廣闊前景,雙方合作已駛入黃金快車道。中國和東盟應緊密對接發展戰略,充分利用現有機制和資源,積極搭建寬領域、多層次平臺,不斷探索高效合作新模式,促進務實合作和友好交流,進一步夯實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基礎。
中國—東盟中心是中國和東盟十國共同建立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新形勢下,中國—東盟中心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先后舉辦了中國—東盟電子商務合作論壇、智能產業大會、數字經濟發展合作論壇、中小企業合作發展大會等經貿活動。中心將繼續為雙方中小企業搭建優質高效合作平臺,促進中國—東盟產業對接,推動地區創新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