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中國—東盟中心在《中國報道》雜志發表題為《增進了解 加深友誼 促進合作—東盟國家駐華使館外交官及駐京記者訪問湖南側記》的文章,全文如下:
2020年是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年,也是中國脫貧攻堅決勝之年。為促進中國與東盟國家在數字經濟、減貧等領域的經驗分享,深化務實合作,2020年10月24日至29日,中國—東盟中心和中國外文局以“中國—東盟數字經濟發展和減貧合作領域新機遇”為主題,聯合組織東盟國家駐華使館外交官及駐京記者參訪湖南省。代表團包括文萊、柬埔寨、印尼、老撾、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等九國駐華使館外交官及越南和馬來西亞駐京記者,印尼駐華使館副館長狄諾公使擔任團長。代表團先后訪問了長沙、湘西州、懷化等地,考察湖南先進制造業、數字經濟、精準扶貧和文旅產業發展情況,感受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成功經驗,就拓展東盟與湖南各領域合作和人文交流進行對話。
代表團受到湖南省各級政府熱情接待。2020年10月24日,湖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宏森會見代表團時表示,湖南是中國中部大省,生態環境優美,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正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科技創新,擴大對外開放。湖南與東盟國家在經貿、教育、旅游、人文、媒體等領域交流合作發展勢頭良好,雙方合作前景廣闊,希望代表團增進對湖南了解,搭建雙方友好合作的新橋梁。狄諾公使、陳德海秘書長希望更多東盟朋友了解湖南、感知湖南、愛上湖南,來湖南投資興業,實現互利共贏。此外,長沙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剛、湘西州委副書記廖良輝等也分別會見了代表團。
2020年10月25日,代表團到訪湖南師范大學,了解中國重點大學學科建設情況,實地體驗智能化教學,參加由中國外文局、中國報道雜志社與湖南師范大學共建的“中國—東盟文化傳播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柯敏、湖南師大黨委書記蔣洪新等50余位中外嘉賓出席儀式。該中心將整合科研隊伍,聚焦科研前沿,向東盟國家傳播中國聲音,推進湖南與東盟國家院校合作,為深化雙方人文交流作出貢獻。
先進制造業是湖南的一張閃亮名片。近年來湖南大力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2019年湖南數字經濟增加值超過1萬億元,全省軟件及互聯網營收過億元企業達125家。根據《湖南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年)》,2025年全省數字經濟規模將突破2.5萬億元,成為全國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區、產業聚集區和應用先導區。2020年10月26日,代表團參訪三一重工、山河智能裝備集團和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從智能機器人到客戶設備大數據管理平臺,再到自動駕駛公交,直觀感受湖南智能制造的創新活力。大家表示,在世界數字經濟快速擴張背景下,湖南走在了前面,東盟國家改善基礎設施離不開機械設備支撐,期待同湖南有更多合作。
近年來湖南與東盟國家人文交流蓬勃發展,人員往來規模持續擴大,文化、影視、旅游、媒體、青年等各領域合作成果豐碩。湖南已實現與東盟10國27城的全面通航,構建起“四小時”生活圈。10月27日,代表團參觀馬欄山文創產業園和芒果TV后表示,長沙是世界媒體藝術之都,期待湖南與東盟進一步深化在文化、媒體領域的交流。
作為習近平主席提出“精準扶貧”重要理念的首倡之地,湖南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深入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取得了重大決定性進展,2020年剩余20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2020年10月28日,代表團來到湘西州,先后參訪鳳凰旅游扶貧項目竹山村、十八洞村、麻陽扶貧點,見證湖南扶真貧、真扶貧的生動實踐。代表團成員普遍表示,湖南鼓勵老百姓參與家鄉建設,發展農業、手工藝品制作、地方旅游,農村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老百姓生活極大改善,這種方式值得東盟國家借鑒。
代表團成員對湖南參訪活動充分肯定,認為此行充實圓滿,愿將所見所聞廣泛分享,讓東盟民眾更多了解湖南、關注湖南,推動東盟國家與湖南進一步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和人文交流。狄諾公使表達了對湖南的喜愛和離別的不舍,表示此行讓他更加深入了解到湖南發展成就及湖南人民的熱情,中國和東盟國家友好往來有上千年歷史,湖南與東盟有巨大合作前景,愿成為雙方友好合作的橋梁和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