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8至20日,中國—東盟中心與文萊初級資源和旅游部合作,在文萊首都斯里巴加灣共同舉辦了首屆旅游漢語培訓班。在有關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
此次旅游漢語培訓班旨在響應2018年中國—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15周年和中國—東盟創新年,系中心今年旗艦項目之一。中心與各方積極溝通協調,精心制定了系統、詳盡的培訓計劃。來自云南旅游職業學院的袁浩鏞、陳睿和焦云宏三位老師,分別圍繞“中國導游人員現狀分析”、“旅游漢語口頭語言的表達技巧”、“導游講解的語言藝術”、“導游態勢語言的運用技巧”及“旅游投訴與處理的語言溝通技巧”等課題,為文萊旅游從業人員作了精彩的旅游漢語及導游技能培訓。培訓過程中,老師們根據參訓學員的反饋隨時調整教學計劃,以更好地滿足學員需求,為今后在東盟國家更好地開展此項目積累了經驗。同時,為了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切實提高參訓者的服務水平,中心協調初級資源和旅游部安排了一場觀光學習相結合的情景教學,地點選在文萊最受歡迎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點之一——文萊皇家禮儀博物館,成效非常顯著。學員紛紛表示,這是他們從業以來接受到的水平最高、實用性最強、信息量最大的專業培訓,對他們今后的工作幫助很大,有助于為中國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務。文萊初級資源和旅游部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文萊—中國旅游交往日益密切,本次培訓班恰逢其時,對下一步系統梳理旅游資源、提升服務水平大有裨益。大家均希望中國—東盟中心能更多地舉辦此類培訓,助推中國—東盟旅游合作更好更快地發展。
培訓結束之后,主辦方舉辦了結業儀式。中心教育文化旅游部主任孔如夢女士與文萊初級資源和旅游部旅游發展司執行主任薩利娜女士分別代表中心和旅游部為學員頒發結業證書,鼓勵他們繼續為中國—東盟旅游合作貢獻力量。
為期三天的培訓為進一步提高文萊旅游業界的漢語水平和服務質量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增進了雙方對彼此旅游市場的了解,為提升區域旅游業品質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