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4日,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出席在山東大學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東盟青年論壇并在開幕式上致辭。
楊秀萍秘書長積極評價山東省以及山東大學開展與東盟教育交流合作取得的豐碩成果,簡要介紹了中國—東盟關系發展以及雙方在教育、青年等領域的合作情況。她表示,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15周年。15年來,雙方關系全方位快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已成為東盟同對話伙伴關系中最具活力、最富內涵的一組關系。教育合作是中國—東盟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雙方2017年底互派留學生超過20萬,正攜手打造“雙十萬學生流動計劃升級版”,實現2025年學生流動總規模達到30萬人次的目標。中國成立了30個中國—東盟教育培訓中心,在東盟國家建立了33個孔子學院和35個孔子課堂。2018年中方將為東盟提供3000個研修名額。未來3年中方將向東盟國家提供不少于20000個政府獎學金名額。未來5年中方將安排500人次東盟青年科學家赴華從事短期科研工作,培訓1200人次東盟科學技術和管理人員,投入運行10家聯合實驗室。中國與東盟進一步深化教育交流合作潛力巨大,廣闊前景。
楊秘書長表示,當前中國和東盟發展都進入了新時代。中國正以2018年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征程。東盟開啟了第二個50年的新紀元,正致力打造更高水平的東盟共同體。以創新促發展是中國和東盟共同追求的重要目標,中國正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東盟不斷加大對創新的投入,《東盟創新宣言》強調東盟將制定整體創新支持政策,鼓勵和支持創新型企業及中小微企業發展,加大科研和創新力度等。今年是中國—東盟創新年,相信這將為雙方加強互學互鑒,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共同發展,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帶來新機遇。
楊秘書長簡要介紹了中國—東盟中心的職責和為促進雙方教育領域合作的工作情況。她勉勵雙方青年學生積極建言獻策,深入探討提升青年學子的創新意識,為促進中國-東盟科技與創新合作,促進雙方的可持續發展,構筑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