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0日,首屆中國—東盟民辦高等教育發展與合作論壇在三亞學院成功開幕。來自中國、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泰國等國的政府官員、教育機構和民辦高校以及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組委會的代表與會。開幕式由三亞學院副校長車怡主持。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等嘉賓出席并致辭。
三亞學院校長陸丹簡要介紹了學院發展建設情況,感謝中國—東盟中心等單位對三亞學院舉辦此次論壇以及加強與東盟國家高校合作的大力支持。他表示,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合作面臨廣闊發展空間,以此次論壇為新契機和新平臺的教育合作將得到更大空間的擴展和延伸。三亞學院與中國和東盟的民辦高校也將以全球視野和更加開放的姿態,積極參與、深度開發,互學互鑒、合作共贏,創新協同模式,推進中國同東盟各國教育合作新進程,全力構建中國—東盟教育共同體。
海南省教育廳副廳長孔令德表示,海南省將推動與東盟國家的教育交流合作作為教育對外開放的重點。雙方在人文交流、國際學生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漢語國際推廣、教育培訓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海南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教育,鼓勵和支持民辦教育,出臺系列激勵政策。期待通過本次論壇,中國—東盟各國高校攜手并進,達成更多重要共識,開辟雙方民辦高等教育合作的新領域、新途徑和新思路。
三亞市副市長戴玉明表示,三亞與東盟國家開展交流合作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在共建海上絲綢之路進程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致力于為推動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加積極的努力和貢獻。他感謝中國—東盟中心為促進三亞與東盟國家友好交往給予的寶貴支持和幫助,期待與中心繼續加強溝通聯系。
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高等教育與發展區域中心主任嬋塔薇表示,該中心多年來通過開展師生交流、科研合作、學歷互認等形式,與包括中國—東盟中心在內的合作伙伴共同搭建有效合作平臺,推動民辦高等教育的區域化和國際化進程。本次論壇在中國—東盟已有合作領域中獨辟蹊徑,建立了一個全新的教育合作網絡,為東南亞各國高校與中國高校牽線搭橋,有利于雙方在高等教育方面的相互支撐、緊密聯合,創新人才培養,為全球高等教育合作注入新活力。
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組委會執行秘書長劉寶利表示,加強中國與東盟國家民辦高校間的交流合作,是推進絲綢之路教育合作進程的重要舉措,將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提供強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持。希望此次論壇能為中國與東盟國家民辦高校搭建心靈之橋、友誼之橋、理解之橋,為進一步拓展中國—東盟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季平宣讀了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王佐書的賀信并致辭,表示教育的使命是為國家培養人才。相信與會各方一定能形成共識,凝聚合力,不斷創新實踐,唱響中國—東盟民辦高校合作的主旋律,為推動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