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1日,以“中國—東盟傳統藝術傳承與發展”為主題的第12屆中國—東盟文化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辦。論壇由中國文化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東盟中心、全國文化藝術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協辦。文萊文化、青年與體育部部長丕顯·拿督·哈爾比、中國文化部副部長董偉、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李康以及來自中國和東盟國家文化與藝術領域的官員、專家學者、國際組織代表等近二百人出席論壇。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應邀出席論壇并致辭。
董偉副部長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東盟文化論壇已成功舉辦11屆,為促進雙方文化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期待各方在本次論壇期間深入交流,探討中國—東盟傳統藝術交流合作機制,推動提升雙方藝術教育水平,創造更多藝術成果共享的機會。他表示,中國文化部將與東盟方共同努力,從文化角度推動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為雙方關系的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文化支撐和民意基礎,讓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傳統友誼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李康副主席表示,近年來,廣西積極投入“一帶一路”建設,擴大同東盟的全方位交流與合作,著力打造“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模式,努力開啟廣西與東盟經濟、文化合作新篇章。在東盟各國政府、中國—東盟中心、中國文化部等的大力支持下,廣西發揮文化資源豐富的優勢,開拓中國—東盟文化交流新領域,推動廣西—東盟文化合作不斷取得新成果。廣西將繼續與各方加強合作,為共建“一帶一路”作出新的貢獻。
哈爾比部長表示,中國-東盟文化論壇自舉辦以來,積極促進文化多元發展,推動雙方民心相通,為加強雙方人文交流與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文萊積極落實《中國-東盟文化合作行動計劃(2014-2018)》,采取有效措施,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創新工作,不斷推動傳統文化可持續發展。期待論壇擴大合作交往領域,深化合作內涵,為促進雙方文化共同發展貢獻新的力量。
楊秀萍秘書長表示,共建“一帶一路”為雙方深化人文交流開辟了廣闊的前景。中國—東盟中心以此為契機,大力推動雙方民心相通、互知互賞,開展了一系列中國—東盟傳統藝術交流發展項目,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她就推動中國—東盟傳統藝術傳承和發展提出三點建議:一是用好教育合作平臺,積極推動傳統藝術人才的培養;二是探索合作創新,為傳統藝術發展拓展內生動力;三是加強產業化建設,為傳統藝術發展開拓廣泛渠道。中國—東盟中心愿繼續與雙方社會各界一道,把握新契機,積極開拓創新,為中國—東盟關系全面深入持久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楊秘書長充分肯定廣西在促進中國—東盟人文交流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豐碩成果。她表示,廣西文化藝術絢麗多彩,文化傳統源遠流長,與東盟交往條件得天獨厚。相信廣西將會繼續發揮區位、產業、資源和人文優勢,在中國—東盟務實合作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論壇還就進一步加強中國—東盟傳統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文物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表演藝術拓展及創意產業發展等議題深入交換了看法,氣氛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