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9日,以“互補發展、共同振興”為主題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和裝備制造合作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行。論壇由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和廣西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廣西發改委、外事辦、商務廳和國際博覽局承辦。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出席了論壇并致辭。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廣西自治區主席陳武、副主席張曉欽、緬甸外交部副部長丁烏倫、老撾計劃投資部副部長西蘇潘通、柬埔寨商務部國務秘書春達拉、商務部國際合作司司長周柳軍、馬來西亞東海岸經濟特區發展理事會CEO艾薩以及來自中國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政府官員、國際組織、研究機構、商協會和企業代表約300人出席了論壇。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發表題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和裝備制造合作》的主旨演講。他表示,中國—東盟博覽會與商務投資峰會作為推動中國與東盟10國務實合作的平臺,為世界各國產業界、企業家提供了多元的交流機會,在中國與東盟的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舉辦此次國際產能合作論壇目的是溝通理念和思路,增進相互理解、搭建合作平臺、共同探索建立中國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開展產能合作的有效機制,務實推進重點合作項目。他指出,加強國際產能合作,是中國自身經濟加快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是促進世界經濟復蘇的重大措施、是中國和東盟國家合作共贏的必然要求。他強調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應堅持義利并舉、互利共贏、開放包容、市場運作的原則。他建議進一步加強政府間交流、深化務實合作、改善投資環境、開展金融領域合作。
????廣西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陳武在致辭中表示,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是實施“一帶一路”愿景的需要,對于提升中國與東盟國家拓展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內涵,鞏固合作成果具有重要意義。廣西是連接各區域合作的大平臺和重要橋梁,廣西的食品、汽車、石化、電力、鋼材、水泥、煉油等產業的發展具備了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的良好基礎。他建議通過開展投資合作、為企業創造跨境投資的條件、創新合作機制、支持本土企業走出去。
????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楊秀萍表示,全球經濟處于深度調整之中,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已成為振興實體經濟的重要手段之一。東盟大部分國家還處在工業化初期,面臨發展的迫切需要,亟待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對于裝備的需求量很大。與此同時,中國已進入工業化中期,經濟體量大,產業體系全,20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首位,裝備水平處在全球產業鏈的中端,性價比高。雙方進行產能合作,將有利于降低東盟采購成本,支持東盟國家工業發展,也有利于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商務部國際合作司司長周柳軍指出,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呈現出雙邊貿易快速增長、雙向投資日益深化、基礎設施合作成效顯著、產能合作穩步推進的特點。他建議在合作中根據東盟方實際需求探討重點領域、務實推進重點項目實施并加大雙方產能合作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金融支持。
????緬甸外交部副部長吳丁烏倫、老撾計劃投資部副部長西蘇潘通、柬埔寨商務部國務秘書春達拉、馬來西亞東海岸經濟特區發展理事會CEO艾薩等嘉賓先后在論壇上致辭。他們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對于幫助東盟國家發展經濟具有重要意義。東盟國家經濟駛入快車道,需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裝備制造能力,迫切需要加強與中國在產能方面的合作。東盟國家勞動力和自然資源豐富,歡迎中國企業來東盟投資興業,期望加強與中國的產能合作,促進交通運輸、工業制造、物流園區、技術轉移等領域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論壇期間,國家發改委與東盟有關國家政府部門舉行了雙邊會談,各國企業代表還參加了國際經濟與產能合作展、國際產能與裝備制造合作項目洽談對接會等系列投資促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