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源楷在摸索養蜂的過程中,時常被蜜蜂蟄。(新加坡《聯合早報》/受訪者提供)
中新網3月17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小印度的臨時農場Growell Pop-up,除了辦講座和工作坊外,還辦養蜂展。新加坡都市農夫林源楷是本地少數的養蜂人,在自學養蜂的過程中被蜜蜂蟄過數十次。在養蜂展上,他展示自己所用的捕蜂箱和捕到的蜂窩。
林源楷(31歲)是本地少數的養蜂人。他為了掌握養蜂技巧,經歷了痛苦的學習過程,因為時常被蜜蜂蟄。但他的收獲是甜蜜的,因為能夠嘗到甜滋滋的蜂蜜。
他所用的捕蜂箱和捕到的蜂窩,在位于小印度的臨時農場Growell Pop-up展出。
都市農夫林源楷受訪時說,他目前有三個養蜂地點,在他外婆家的后院,就養了近萬只蜜蜂。
原本以為養蜂很復雜,不料他說:“養蜂很容易,比養狗養貓還容易,因為不用照顧它們,它們會自己采花蜜,自己找食物。”
可是,養蜂危險嗎?
他說:“一般上,如果你不去招惹蜜蜂,它們不會來攻擊你。只要做好安全措施,穿上安全衣,就不會危險。”
盡管如此,林源楷上網找資料,自學如何養蜂的過程中,還是被蜜蜂蟄過數十次。他不當一回事笑說:“雖然是很痛的學習過程,但已經被叮習慣了,還好。”
林源楷一年前開始養蜂,“因為在‘都市耕作’(urban farming)中,蜜蜂傳播花粉是個很重要的環節,有些花草開花沒有結果,很可能跟蜜蜂有關。現在,美國和歐洲所面對的一大問題,就是蜜蜂大量死亡,有可能是使用農藥的后遺癥。因此,他們很注重這個問題,開始在城市養蜂。”
蜜蜂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成員,它授粉對于保護植物的多樣性和改善生態環境,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林源楷指出,本地目前有三四種不同的野蜂,它們的蜂蜜色澤深淺不一,味道有的偏甜有的微酸。
由于他養的蜜蜂所產的蜂蜜有限,他只將這些蜂蜜跟家人朋友分享。
Growell Pop-up是去年在牛車水珍珠坊6樓露天停車場設立的“農”Pop-up農場升級版,由林源楷、劉悅等都市農夫成立的Edible Gardens社會企業主辦,鼓勵大家種植自己的蔬菜,從中感受熱愛地球、尊重生命的樂趣與意義。
有別于去年的“農”Pop-up,位于羅威路(Rowell Road)107/109號的Growell Pop-up,這回主辦了更多講座、工作坊、主題展如“養蜂展”,還增加了餐飲部分。
負責辦Growell Pop-up的另一名都市農夫賴靜敏(24歲)說,Growell Pop-up店里有個角落類似迷你咖啡館,每逢周末會售賣飲料,并采用跟Edible Gardens合作的農場所供應的本地蔬菜制作菜肴。比如,采用新鮮香草做成香草炒蛋,讓公眾體驗從農場到餐桌(farm to table)的餐飲經驗,鼓勵大家自己栽種食用蔬菜。他們合作的伙伴包括咖啡館40 Hands和本地餐館Artichoke。(黃靖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