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廈門3月29日電 題:新加坡駐廈門總領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可促進中國東盟互聯互通
中新社記者 陳悅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合作提議很恰時,有益于推動中國東盟互聯互通的發展。”時值第四屆南洋文化節正于廈門舉辦,新加坡駐廈門總領事館總領事羅德杰29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互聯互通合作尚有發展空間
互聯互通是實現中國和東盟合作“鉆石十年”的重要環節,羅德杰看好“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合作倡議。
“在雙方的努力下,(互聯互通)已有了實際的成績。”羅德杰認為,中國東盟互聯互通的合作尚有發展潛力與空間,可涵蓋陸地、海上、信息、人文等多方面。“所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合作倡議可促進中國東盟的互聯互通發展。”
新加坡可作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跳板
“身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之一,福建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羅德杰看好福建和新加坡及東盟的“互利互贏,合作交流”,“福建可借著這個歷史機遇,發揮優勢,利用與東南亞長久密切的關系加強擴展兩地的經貿人文交流合作。”
羅德杰援引福建和新加坡經貿往來的數據進一步說明“福建與新加坡經貿關系繼續加強”。2013年上半年,新加坡同福建省的貿易同比增長12%,貿易額達12億美元;截至2013年6月,新加坡在福建的投資總項目達1461個,投資額達52億美元,同比增長15.28%。
他特別強調,除了傳統的貿易投資,新加坡近年在福建投資的碼頭、飛機發動機維修、綠色物流倉庫等項目,“為福建經濟轉型升值、生態建設和實現小康作出貢獻。”
在羅德杰看來,福建新近被中國國務院列為中國首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并正在爭取建設海西自貿區,這些都是“福建未來發展的新動力、新亮點”,“新加坡企業對福建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新加坡是一個便捷的經商地點、低風險的投資平臺”,羅德杰指,新加坡可以助力中國企業在走向世界的進程中提升國際化實力及核心競爭力,作為中國企業拓展東盟市場、非洲市場、中東市場以及走向世界的跳板,以及區域的研發中心、運營中心。
南洋文化節“傳承友誼,共謀發展”
“在新加坡,閩南語也被普稱為福建話。”羅德杰以此說明新加坡和福建尤其是閩南地區的歷史淵源。他說,從和菲律賓、泰國駐廈門總領事館共同創辦南洋文化節,一直到今屆南洋文化節的舉辦,秉承的是“傳承友誼,共謀發展”主題,希望增進東盟與福建的友誼,加強互利互贏的合作交流。
“我希望通過這屆南洋文化節能讓大家更深入地認識新加坡的‘內在美’,尤其我們的多元種族融合。”羅德杰表示,“多元種族的特色最能體現在我們的美食中”。
他向記者推薦說,今屆南洋文化節要在廈門主辦為期兩個星期的新加坡美食節,“新加坡美食不僅僅只有海南雞飯和肉骨茶”,“想要知道什么是Laksa、Burbur Chacha的朋友可前往體驗品嘗”。
“當然,新加坡的魅力很難在短短三天的南洋文化節展現得淋漓盡致”,羅德杰不忘為新加坡的旅游做推廣,“我歡迎廈門、福建的朋友到新加坡旅游,實地親身體驗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