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東盟博覽會10周年大型聯合采訪活動中,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委書記劉正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國—東盟博覽會是中國與東盟合作的主要窗口和平臺,它把廣西推向了國際區域合作的新高地、主門戶,使得防城港等地由欠發展的邊緣地區轉為開放合作的前沿,推動了這些年廣西的大發展和人們觀念的大轉變。
用好“博覽會”國際平臺
“中國—東盟博覽會是中國與東盟合作的主要窗口和平臺,它把廣西推向了國際區域合作的新高地、主門戶,由欠發展的邊緣轉為開放合作的前沿,推動了這些年廣西的大發展和人們觀念的大轉變”。日前,在中國—東盟博覽會10周年大型聯合采訪活動中,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委書記劉正東說:“防城港市通過參加一年一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進一步加強了與東盟國家的經貿合作,在過去9屆博覽會的簽約活動中,防城港市共簽約項目103個,總投資折合人民幣超過1183億元,其中來自東盟國家的投資項目11個,總投資9.87億美元。”他認為,中國與東盟戰略合作的10年,是防城港市搭上中國與東盟開放合作國際列車、駛入發展快車道的10年,是建市以來發展最快的10年。10年間,防城港市的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港口貨物吞吐量、外貿進出口總額等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長分別達16.7%、26.4%、42.6%、22.3%、26%,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據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和《中國城鎮化質量報告》,2012年防城港市綜合增長競爭力提升速度在兩岸三地294個城市中排第23位,5年平均增速排第一位,城鎮化質量在廣西14個市中排名第一。
劉正東說:“我們將圍繞李克強總理關于把以北部灣經濟區為核心的廣西建設成為西南、中南開放發展的新的戰略支點的要求,進一步利用好中國—東盟博覽會這個家門口的國際大平臺,每次參會都交一批朋友,簽一批項目,提高知名度,擴大影響力,今年重點推介好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把我市的區位優勢、港口優勢、人文優勢、政策優勢進一步向世界展現出來,讓防城港走向東盟、走向世界。我們要乘中國東盟深化合作之東風,實施以港立市、以開放興市、以工貿強市、以文化旅游旺市的發展思路,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三步走”路線圖,著力打造國際通道樞紐、臨港工業基地、國家“邊境特區”、國際門戶城市、“廣西人均第一”、“美麗邊海之城”,奮力追趕全國沿海開放城市第一集團。”
開放合作的旅游新篇
防城港市沿海三島三灣的神奇地形,構成“城在海中、海在城中”全海景生態海灣城市,是聯合國環境署確定的“三大紅樹林示范保護區”之一,享有“中國白鷺之鄉”、“中國金花茶之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氧都”等美譽,集陽光沙灘、民族文化、邊關風情、長壽養生為一體,是中國沿海少有未被完全開發、未被污染的一方凈土、美麗天堂,旅游產業發展優勢得天獨厚。
劉正東說:“防城港市的旅游俗稱‘上山(十萬山原始森林“中國氧都”)、下海(百里濱海沙灘紅樹白鷺)、出國(臨近下龍灣等世界著名景區)’,這是我市旅游的優勢和特點。憑借這些得天獨厚的資源,我們實施文化旅游旺市戰略,把旅游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來打造,利用互聯互通條件,全面深化與東盟的旅游合作。”他強調,在發展與東盟國家的旅游合作中,防城港市與鄰國越南互聯互通條件最好,旅游合作頻繁,近幾年來與其下龍市、芒街市每年舉行旅游工作會晤,共同舉辦邊境商貿旅游博覽會,互派團隊開展友好交流,舉辦海上國際龍舟節、京族哈節、元宵足球比賽、界河山歌對唱等豐富多彩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開展防城港市至下龍市海上旅游航線合作、打擊邊境旅游賭博合作,簽署了旅游合作備忘錄。劉正東對未來旅游對外合作充滿信心:“目前國家已批復在東興實行外國人落地簽證和邊境旅游異地辦證業務,跨境旅游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將重點打造好珍珠灣國際旅游區、三島三灣百里黃金海岸、十萬山生態養生、連接桂林至下龍灣跨境旅游的節點、海洋文化名市、免稅購物中心等,大手筆打造重點景區、旅游線路和星級酒店群,加快完善吃住游購娛等服務功能,提高管理服務水平,把防城港市建設成為中國與東盟跨境旅游最具特色、最興旺的目的地和集散地之一。”
快速崛起的海港“巨人”
目前中國對海外石油、礦產等資源的進口依存度超過50%。防城港是中國西南、中南到沿海深水大港距離最近的出海口,是沿海距離海上生命通道馬六甲海峽最近的港口。如輪船從馬六甲海峽到防城港和青島港相比,每噸貨物要節省約2美元和1周時間的成本;武漢鋼鐵公司從海外進口鐵礦運到防城港加工與運到武漢加工相比,每年要節省近20億元人民幣的物流成本,在新的開放合作條件下其區位和地緣優勢日益凸顯。目前防城港作為中國沿海24個主樞紐港之一和西部第一大港,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多個港口通航,2012年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億噸大關,貨物吞吐量和關稅總收入均占廣西總量的六成以上,成為中國第一大煤炭配送基地、中國第一大磷化加工出口基地。
港口的迅速崛起帶動了臨港產業的快速發展。鋼鐵、有色金屬等兩大千億元產業和企沙工業園區、大西南臨港工業園區等兩大千億元園區加快形成,能源、石化、食用油加工、新材料、海工裝備制造等一批百億至數百億級項目順利推進;一批國際大型物流跨國集團紛紛落戶,物流業現代化、專業化程度不斷加強。
據了解,防城港市現有物流企業150多家,全市運輸、物流企業擁有公路貨運車輛12862輛,水路運輸企業31家,船舶230艘。防城港市委書記劉正東向記者介紹說:“隨著中國與東盟合作的全面深化升級,以北部灣經濟區為重點的西南、中南開放發展的新的戰略支點逐步形成,防城港市的港口優勢和區位優勢將進一步突顯。我們將大力推進以億噸大港為龍頭的國際通道樞紐建設,實現吞吐量從億噸向2020年的3億噸、再到遠期的10億噸邁進,加強港口與東盟和西南、華南的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航空網絡樞紐的連接,真正成為中國與東盟互聯互通的國際門戶;我們將利用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這個平臺,在貨物貿易、人民幣跨境結算、通關便利等方面先行先試,使我們的政策優勢與港口優勢、區位優勢都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