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業是中國與東盟合作的重要領域。已經成功舉辦4屆的中國-東盟博覽會林木展正成為服務中國與東盟林木業貿易與投資合作的重要平臺,為中國與東盟林產品與木制品行業企業開拓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中國與東盟10國在林業方面有著緊密且廣泛的合作關系,印尼的膠合板、造船材,越南、老撾、泰國、緬甸等國家的花梨木、柚木等木材及木制品,豐富了中國木材加工及制造市場;中國林業機構在東盟各國長期深入開展項目共建、學術交流和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合作,極大地促進了東盟各國林業的快速發展。
2007年,在第四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期間舉辦的首屆中國-東盟林業論壇上,發表了《中國-東盟林業合作(南寧)倡議》。倡議包括加強林業執法、行政管理、經濟、科技合作,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建立磋商機制等內容,為各國開展林業國際合作打下良好的合作基礎。中國和東盟各國在林業產業結構上存在著較強的互補性,雙方林產品進出口貿易額逐年遞增。尤其是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后,雙邊林產品進出口呈現強勁的增長態勢,林業合作成為中國與東盟國家開展經貿交流的重要內容。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2012年林產品貿易額達319.4億美元,東盟已成為中國林木產品進出口最活躍的地區。
中國和東盟林業產業的互補性,是中國林業企業在東盟投資的優勢。東南亞的森林資源十分豐富,但林木設備短缺,林木產品比較單一。而中國的技術比較領先,如加工人造板、木地板的生產線,技術裝備水平與世界一流國家的水平差距不大,機械設備和深加工終端產品能夠滿足東南亞國家的大部分需求。
在行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前三屆林木展的規模持續擴大,并逐步獲得了市場和行業的認可,成為國內舉辦的國際化程度和東盟國家參與程度最大的林業展會。歷屆展會都集中展示中國與東盟國家林木產品的特點及各自的優勢,展示產品從木制家具、木制工藝品、林下經濟產品到合成板材、木工機械、林業先進技術項目等,凸顯了林業行業的上下游產業鏈特點及專業性。2010年,展覽規模為1萬平方米,參會專業觀眾約3萬人;到2012年,展覽規模增加至3萬平方米,專業觀眾人數達到6萬人;東盟國家參展面積也逐步擴大,由40個展位增加到170個展位,并開始出現東盟國家以國家館的形式包館展出。
出席本屆林木展的中國林業經濟學會理事長李育材認為,中國-東盟博覽會專業展林木展的舉辦,有利于帶動企業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林產品貿易、林業企業投資合作的快速發展,促進林業產業健康持續發展。而雙方林木業的廣闊合作空間則激發了林木會展業的活力。(紀 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