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宜機場集團是新加坡3個自由貿易園區管理機構之一。 IC 圖
圍墻將園區與外界隔離,海關在出、入園口設有檢查處,個人未經核準不得進入或居住在內—這“內”就是新加坡樟宜機場自由貿易園區。
在今年5月舉行的“第27屆亞洲貨運業及供應鏈獎”頒獎典禮上,樟宜機場連續第27年被選為“亞洲最佳機場”。據新加坡樟宜集團2012年的數據,機場自由貿易園區每年可處理300萬噸貨物。
作為一個僅有714平方公里的城市國家,新加坡在1965年獨立后便開始尋找自己的經濟發展之道,島國的天然優勢決定了新加坡在經濟國策上不得不考慮發展對外貿易.
如何吸引外資到新加坡投資?為了便利貿易, 1969年新加坡通過了自由貿易園區法案(Free Trade Zone Act),該法案詳細說明了自由貿易園區(FTZ)的位置和政策,并規定了自由貿易園區的主要監管部門和職責。
目前,新加坡共有3個自由貿易園區管理運營機構—新加坡港務集團有限公司(PSA)、裕廊海港私人有限公司(Jurong Port Pte Ltd)、樟宜機場集團(CAG),前兩個集團所管理的自由貿易園區在港口碼頭附近,而樟宜機場集團管理著機場航站樓附近的自由貿易園區。
6月26日,樟宜機場集團貨運物流部負責人帶早報記者參觀了樟宜空運中心和機場物流園。新加坡樟宜機場有3個主要航站樓(T1、T2、T3),而樟宜貨運中心和機場物流園的位置就在機場1號航站樓側邊。樟宜貨運中心有一條直接的道路,連接著機場物流園。
快速中轉
因為未經核準個人不得進入園區,所以在參觀之前,早報記者提前向樟宜機場集團提供護照信息申請訪客通行證,進入機場物流園時,并無任何檢查,在出口會有一個海關檢查站,檢查證件后便放行進入。
參觀的第一站是機場物流園。進到機場物流園區后,記者發現整個物流園繁忙有序,園區內有許多物流公司和貨物代理商的辦公樓和倉庫。比如,物流園入口附近,就是FedEx的空運辦公樓和貨倉,而物流園的出口,是UPS(聯合包裹)的辦公樓和貨倉。
貨運物流部的負責人告訴早報記者,在倉庫和辦公室設施方面,樟宜機場集團主要是扮演著“房東”的角色,將建好的倉庫辦公室租給機場自由貿易園區內的200多家貨運代理商;但是,在有些情況下,樟宜機場集團是“地主”,將土地租賃給使用者,比如,像FedEx就直接向樟宜機場集團租用土地建設自己的倉庫和辦公樓—“FedEx空貨運快遞中心”(ACE Hub)。
機場物流園的面積不大,約26公頃,開車穿過這個物流園只需要十多分鐘。物流園在2003年建成后,20個地段分別通過招標等方式吸引運輸商、物流企業入駐,2006年,這個小型的物流園獲得了亞洲物流獎。
機場物流園允許物流企業和制造商提供增值服務,可以進行一些非深度的加工,例如,對時間要求高的產品可以在園內進行配置、部件組裝、返回修理、供應商庫存管理,因為在運輸和海關文件方面的節省,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能夠進行快速補充完成增值。
在機場物流園的出口有一條道路直接通向樟宜空運中心,樟宜空運中心的入口處同樣也有一個CAC Customs Checkpoint(樟宜空運中心海關檢查站)。樟宜空運中心面積要比機場物流園大,約有47公頃,在1981年樟宜機場開始運營時,樟宜貨運中心就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