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9月3日電
推動中國-東盟長期友好互利合作戰略伙伴關系邁上新臺階
——在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上的致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李克強
?(2013年9月3日,廣西南寧)
??? 9月3日,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新華社記者姚大偉攝
????尊敬的各位嘉賓,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十周年,也是中國-東盟博覽會舉辦十周年。我們東方許多國家都有通行說法,叫做“十年一大慶”,今天這里高朋滿座,充滿了喜慶氣氛。中國還有一句古話,“十年樹木”,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經歷了10年歷程,這棵大樹已經成長起來,枝繁葉茂,碩果累累,現在是收獲果實、播種未來的時候。我對中國-東盟關系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也代表中國政府對來自各國的貴賓表示熱烈歡迎!對中國-東盟博覽會暨商務與投資峰會成功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中國將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道路,為本地區和世界繁榮穩定作出積極貢獻。周邊地區始終是中國外交的重點,處于中國外交的首要地位。中國新一屆政府將更加堅定不移地奉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更加主動地實現中國發展戰略與周邊各國發展目標的對接,更加扎實有效地構建共享和平繁榮的命運共同體。
????中國與東盟地理相鄰,文化相通,血脈相親,利益相融。中國是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條約》的域外大國,也是第一個同東盟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第一個同東盟啟動并建成自由貿易區的國家。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建立10年來,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睦鄰友好、互利共贏始終貫穿于中國與東盟關系發展的全過程。雙方彼此信任不斷加強,務實合作日益深化,人文交往更趨密切,各領域合作都取得長足進展,為本地區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毋庸諱言,我們也注意到本地區還存在一些不利于穩定與發展的干擾因素,但這不是主流。對于南海爭議,中方一貫主張,應當由直接當事方在尊重歷史事實和國際法的基礎上進行磋商,中國政府是有擔當的,也愿通過友好協商尋求妥善解決之策。中方認為,南海爭議不是中國同東盟之間的問題,更不應該也不可能影響中國-東盟合作的大局。10年前,我們與東盟國家共同制定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有力維護了南海的和平與穩定,切實保障了南海的自由航行。中國將本著負責任的態度,繼續與東盟國家全面落實《宣言》的各項規定,在《宣言》框架下,循序漸進,穩妥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的商談。
????在此,我代表中國政府鄭重宣布,中國對東盟的睦鄰友好政策絕不是權益之計,而是我們長期堅持的戰略選擇。中方將堅定不移地把東盟國家作為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向,堅定不移地深化同東盟的戰略伙伴關系,堅定不移地與東盟攜手,共同維護本地區包括南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同時,我們將繼續支持東盟的發展壯大,支持東盟共同體建設,支持東盟在東亞合作中的主導地位。中國和東盟的關系一定是長期友好、合作共贏的,將充分體現我們之間戰略伙伴關系的要義。
????女士們,先生們!
????當前,國際形勢繼續發生著日益復雜的深刻變化。發達國家經濟出現了一些積極跡象,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市場拓展的潛力巨大,這是有利的積極因素。同時,世界經濟正處于深度調整中,全球經濟復蘇過程還存在很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尚未消除,債務失控、增長失調、南北失衡等結構性矛盾突出。解決各國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歸根到底還是要靠發展。
????亞洲擁有全球近一半的人口、三分之一的經濟總量,創造了一系列的增長奇跡,長期以來特別是近年來是世界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亞洲各國發展很不平衡,促進增長、改善民生的任務十分艱巨。近來,受發達國家特別是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可能退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預期增強的影響,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資本流動逆轉,金融市場波動加劇。亞洲一些成員也受到波及,面臨資本外流、貨幣貶值、增長放緩、通脹上升等多重挑戰,這引起人們包括一些友好國家的擔憂。當前形勢下,中國和東盟的主要任務還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我們應當堅持經濟優先、發展優先、民生優先的大方向,把焦點聚集在這里,繼續發揚團結協作、同舟共濟的精神,攜手應對可能發生的和不可預見的風險和挑戰,努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健康發展。這是各方的共同利益所在,也是各國人民的利益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