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四屆中國-東盟礦業合作論壇暨推介展示會在南寧舉行。本次礦業合作論壇以“加強礦產技術合作,推動礦業科學發展”為主題,來自中國和東盟國家的政府嘉賓及礦業企業圍繞投資融資、礦業項目合作等深入討論,共謀區域礦產資源合作共贏。
本次論壇旨在充分發揮中國與東盟在礦業技術領域合作優勢,提升中國與東盟礦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以礦業的穩定發展來推動經濟的持續復蘇增長。
如何將豐富的資源優勢轉化為可持續發展優勢,是當前中國與東盟各國共同面臨的課題。礦產品貿易在中國-東盟貿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國與東盟資源互補性強,東盟國家礦產資源豐富,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煤、鐵、鋁、鉀鹽等礦產品,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為雙方的礦業合作提供了良好機遇,礦業是中國與東盟許多國家的重要支柱產業,是中國與東盟間傳統投資的重要領域。今年1-4月,中國在東盟各國投資礦業合作項目達到76個,主要分布在緬甸、菲律賓、柬埔寨、馬來西亞、老撾、印尼、泰國等國。
廣西作為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有色金屬已成為廣西的千億元產業。近年,廣西與東盟各國加強交流對接,務實推進礦產合作項目建設,深化在礦產勘查開發、礦業信息交流、礦產品貿易以及礦業設備技術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各方資源優勢互補,促進區域礦產開發,實現互利共贏。
一直以來,中國通過推動境外礦產資源勘察開發合作,努力開展有利于發展當地經濟、改善當地人民生活的礦業項目合作,促進與東道國互利共贏與共同發展。據老撾能源礦產部副部長松本·拉薩送巴介紹,采礦業對老撾國家財政貢獻巨大。采礦業對老撾GDP的貢獻從2002年的1.5%增加到2007年的7.8%,2012年采礦業占整個老撾出口貿易額的60%,達16.3億美元。目前,共有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48家外企在老撾從事采礦業務。
柬埔寨工業礦產能源部副國務秘書凱奇說:“我們礦業的發展,遠低于礦藏的藏量,需要外資來支援。加強中國與東盟各國的礦業合作,對推動我們礦業的發展十分重要。”
下一步,如何進一步推進中國與東盟礦業合作?
專家認為,一是促進礦業雙向投資。中國和東盟各國可以充分利用中國-東盟礦業合作論壇、礦業項目推介會等重要平臺,加大自貿區規則和各項優惠政策的宣傳,為礦業信息的交流、項目洽談和推進合作牽線搭橋,促進企業開展實質性的項目合作。同時,積極探索促進礦業投資便利化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礦業主管部門合作協議等機制,加強對企業投資合作的服務和引導,推動擴大雙向礦業投資。二是推動礦業科技交流。中國與東盟各國在礦業技術領域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尤其是在地質填圖、物化探、礦產資源評價等領域,已經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下一步將重點加強深部找礦、高效安全開發、資源綜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等綠色礦業領域技術交流與合作,探索建立技術轉移和技術推廣新機制,加強技術創新管理經驗交流與共享。三是進一步加強礦業人才合作。剛剛成立的中國-東盟礦業合作人才交流培訓中心正是中國與東盟加強礦業人才合作的一項重要舉措。(蘇必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