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位于泰國南部的蘇梅島僅僅只是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曾經的與世隔絕,使得蘇梅島完整保留了自然而淳樸的氣息。在那狹長的白沙灘里:水清沙幼,椰林飄香……完全是一個從來沒有被打擾過的海上仙境。
蘇梅島
許多年后的今天,蘇梅島終于敞開懷抱,歡迎來自全世界的游客。但是,相較于旅游業旺盛的普吉島來說,蘇梅島美景依然,但卻多了一份獨立于都市之外的原始風味。當地政府甚至表示:“寧愿拒絕電影選景的榮耀,也要保持蘇梅與世隔絕的純凈自然”。
拜關公的蘇梅人
早在1687年的中國地圖上,就已經有過蘇梅島的記錄。
150年前,海南人出海捕魚,由于海上航行時間太長,遇到大風浪時需要到島嶼上暫避,所以發現了蘇梅島,也就是說,那些捕魚人,就是島上最早的居民。“蘇梅”(Samui)這個名稱的來歷,其中就包括馬來語Saboey,大意是“安全的避風港”;還有一種說法:蘇梅這個名稱在海南方言里是“很美”的意思。
海南人在蘇梅扎根后,泰國人才開始慢慢移入。因此,島上的居民一半以上都有華人血統。而海南人和泰國人聯姻,最初產下的第一、二代人都是會講中文的。在蘇梅島上,居民們世代以種椰子為生,椰樹業曾經是島上最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因此,蘇梅島也叫做“椰子島”。許多年前,一些西方的游客搭乘運椰子的木船從曼谷來到這里,驚訝地發現這座小島居然處處充滿最原始的美景……消息不脛而走之后,蘇梅島才漸漸開始發展旅游業。
度假勝地
在今天的蘇梅島上,新一代年輕人熱衷的商業是旅游或者酒店,導致椰子無人采摘。在人力不夠的局面下,島上的人開始大量飼養猴子,并且把猴子訓練為摘椰子的能手。通常情況下,一只猴子摘到一顆椰子,獲得的獎勵就是一枚生雞蛋,或者一只香蕉。
最有意思的是,今天的蘇梅島仍然留存著許多和海南有關的氣息:一群海南老華僑發起并聯合出資,在島上建立了新的關公廟——蘇梅島關帝神廟。精美的神廟內,隨處懸掛著很多警世恒言,全都用中文和泰文寫就,目的是為已經不大會說中文的海南后裔們,提供一條感受家鄉的重要渠道,保存一塊精神寄托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