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柳州9月26日電(周瀟男)9月26日,主題為“包容性發展與減貧”的第六屆中國―東盟社會發展與減貧論壇在廣西柳州舉行。來自中國和東盟等國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媒體、中資企業代表、非政府組織代表及國際組織代表100余人出席當天的開幕式。
亞洲開發銀行2012年有效數據顯示,大多數東盟國家最富裕的20%人口與最貧窮的20%人口之間的收入差距一直在逐漸拉大。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間,中國的收入差距比率從5增加到了9.6。
中國與東盟國家在過去幾十年中,通過有效的經濟增長促進了貧困人口的減少,但各國的減貧進程并不平衡。穩定的經濟增長和成功的減貧仍是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共同關切,促進中國和東盟國家的包容性發展與減貧,是繼續推動中國-東盟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伙伴關系的著力點。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國別主任白樺在致辭中指出,中國和東盟國家在制定實施政策和國家專項工程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中國和東盟國家都制定了一系列專門政策來解決包容性發展和減貧問題。比如,東盟國家制定了《東盟農村發展與減貧行動計劃框架(2004-2010)》,將社會保護、就業和創收作為重點工作來抓;中國政府制定實施了《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將縮小發展差距定為未來十年減貧的主要任務。
中國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范小建表示,根據中國政府頒布的《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到2020年,將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貧困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扭轉發展差距擴大趨勢。
范小建表示,中國政府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新階段扶貧開發的主要目標,完善扶貧開發與農村社會保障有效銜接的制度安排,以連片特困地區為主戰場,鞏固發展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中方愿意與東盟國家共同分享減貧發展領域的經驗和體會。
此間專家認為,中國和東盟大部分國家仍然是發展中國家,減貧是中國和東盟國家發展進程中面臨的共同挑戰。為了有效應對這一挑戰,加強中國和東盟國家減貧交流合作顯得尤為重要。希望充分利用論壇這個平臺,努力推動中國和東盟國家實現共同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