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業已逐步成為南新經濟走廊沿線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的支柱產業,圖為越南廣寧省的一個布料批發市場。
從南寧一路往南,縱貫越南、老撾、泰國、馬來西亞,直到3800公里外的新加坡,即是“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這是近年來被各國寄予厚望的中國-東盟合作新通道、太平洋西岸新經濟增長帶。
在7月中旬落幕的泛北部灣城市發展峰會上,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楊沐,向與會各方描繪了一幅由南新經濟走廊建設帶動沿線城市合作發展的新藍圖。
南新經濟走廊建設 迅速改變區域面貌
城市化,是全球化趨勢的一個基本現象?,F在全世界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已達到50%,到2050年可能達到80%。
楊沐指出,目前,在南新經濟走廊上的主要大城市有:南寧(人口660萬)、河內(人口600萬)、胡志明市(人口700萬)、金邊(人口200萬)、萬象(人口13萬)、曼谷(人口980萬)、檳城(人口134萬)、吉隆坡(人口190萬)、新加坡(人口500萬)等。
同時,在越南、柬埔寨和老撾的南新經濟通道兩側,正出現一批迅速吸引人口聚集的新興城鎮。按照這種趨勢,預計到2030年,至少會有南寧、河內、胡志明市、曼谷等4個城市的人口規模會突破1000萬,另外還會有更多的數百萬人口城市在沿線出現。
最近在新加坡召開的世界城市峰會上,有日本專家稱,人口規模現已達到1200多萬的東京和人口880萬的大阪之間,準備建時速達500公里的高速鐵路,以推動日本經濟突破近20年的停滯。城市合作和通道建設的相關性由此可見。
他說,在過去短短的幾年時間里,中國-東盟自貿區啟動運行、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南新經濟走廊建設、湄公河流域經濟合作等,都在迅速加快這一地區城市之間的合作,并改變這一區域的面貌。表現在于——
第一,區域交通基礎設施正在迅速發展。在東盟和中國的共同努力下,南新經濟走廊已基本貫通南寧至新加坡的公路通道;南寧至越南已開行國際列車,與越南對接的第二條鐵路也在加緊建設。整個南(寧)新(加坡)鐵路線,除越南胡志明市至柬埔寨金邊路段、金邊至柬泰邊境亞蘭部分路段外,其余已全部開通運輸。盡管目前公路上的車流量還比較小,東盟國家現有鐵路還是窄軌,鐵道運輸的運量也較小,但一個大變革已經悄然開始。
第二,這一地區正成為世界主要稻米和熱帶農產品種植和出口基地。目前世界最大大米出口國泰國,正在遭遇來自越南、緬甸等國的挑戰。據預測,今年泰國和越南都將出口650萬噸大米,并列世界第一。柬埔寨、老撾的稻米生產在迅速發展,中國的雜交技術、優質種植技術、性價比較好的農業機械,也在本地區得到廣泛承認和推廣。
同時,中國正在成為這一區域農產品的主要市場。東盟的農產品,除了可享受自貿協定的免稅優勢外,還能以低廉的運輸成本通過現已建成的陸路、水路和航空通道進入中國市場。
第三,紡織服裝業正在成為這一區域的支柱性產業。隨著中國沿海地區產業的升級、東盟經濟互動的日益頻繁,紡織服裝業逐步成為區域支柱產業。無論是越南、泰國、馬來西亞,還是剛起步的柬埔寨、緬甸,紡織服裝業已成為本國第一出口行業和最主要就業行業。
而且,由于中國原輔料擁有產品樣式豐富、運輸成本低等諸多有利條件,在這些紡織服裝出口企業中,使用中國原輔料多的達70-80%,少的也有50-60%。
未來區域城市合作 南寧扮演多重角色
“綜合以上,可以清楚看到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及南寧市,在這一大的產業結構變革中,所具備的區位優勢。”楊沐分析道。
現在,東盟地區正處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含現代農業)的迅速發展期;中國沿海地區正處在迫切需要進行產業升級,脫胎進入后工業化的時期;中國內地,特別是臨近廣西的西南地區,還處于致力于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工業化中后期。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及南寧市,既是南新經濟走廊的北端起點,也是這三大處于不同工業化時期區域的結合點和中心。如何因勢利導,推動泛北城市合作發展,南寧要“扮演”好以下角色——
首先,南寧應做這三大區域進行城市合作的組織者。
2011年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發展報告指出,南新經濟走廊建設要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大突破口,但報告也同時指出建設推進所面臨的問題——各國態度不一、各國國情不一、發展水平不一,合作機制尚未建立,缺乏建設資金等等。
“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合作,無疑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一種有效嘗試。”楊沐說。
他提議,能否在現有每年舉辦的泛北論壇各峰會中增加一個由南新經濟走廊上主要城市領導進行交流的“市長論壇”;每次可圍繞某個主題,或邀請中國沿海幾個市長、內地幾個市長參加,增加這三大區域的互相了解。同時,能否由南新經濟走廊上的主要城市,每年輪流在某一城市舉行一次共同參加的以文化交流和旅游為主題的會議等。
其次,南寧應是南新經濟走廊上促進實現各種產業合作的平臺。
在強調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合作為突破口的同時,中國和東盟在農業、紡織服裝等產業方面的合作,現在已提到議事日程。南寧可以鼓勵各個行業協會、商會,組織貿易促進會、投資促進會及新產品、新技術推廣會,也可以和南新經濟走廊上的其他城市合作舉辦,促使中國與東盟企業實現各種形式的聯營。
第三,南寧應成為南新經濟走廊上一個宜居城市的樣板。
楊沐介紹說,新加坡政府早在經濟發展初期,就關注如何讓人民分享經濟發展成果。南新經濟走廊和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就是要使中國周邊的東盟國家看到中國的和平發展,分享與南寧、北部灣及中國共同富裕的機會。南寧和南新經濟走廊上其他城市的合作過程,就是要使其他城市看到南寧是一個安居樂業、生態宜居城市的過程。(記者 覃柳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