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風貌的河流隨處可見
“飄”滿螢火蟲的河流
????日落后僅1小時,天已經黑得伸手不見五指。但我們的行程,并沒有結束。
????“這里我熟得很,可以閉著眼睛開。”船老大的聲音在黑暗中傳來。既然他看不見我臉上的表情,又通過什么知道我的擔心呢?
????“對,現在和閉著眼睛開沒什么分別。”我回了一句,把大家都逗笑了。
????紅樹林并不因天黑而歸于平靜,且恰恰相反。以青蛙為主,伴隨著各種昆蟲的鳴叫聲,混成一片,各種音調大小不同,像缺了指揮的大合奏。我拿著船上的手電,一直往兩邊的叢林里亂掃,指望再發現點什么動物,但沒能得逞,直到照到了兩個亮晶晶反光的“玻璃球”,那是一只鱷魚的眼睛,它貼在河的邊緣,還能照到它半張著的嘴巴,身體其他部分都藏在水下,保持靜止姿態。
????“鱷魚喜歡夜晚活動,不過大部分時間都這么呆著不動,如果不招惹它,它不會發起攻擊。這一只,我想至少有2米長。”聽Gerald這么說,我放心多了,繼續用手電在鱷魚周圍晃動,惡作劇地希望它能動上一動,但沒得到配合。
????船一轉彎,前方突然有了微弱亮光,讓我能看清一棵樹的輪廓,什么在發光?這個地方不可能有路燈,即便有也不會是這種效果?又向前走了一點兒,一棵更大更閃爍的樹出現了。橘黃色調、一閃一閃的、有許多發光點。這樣的大規模性發光體,竟然來自樹上的螢火蟲。
????或許因為這種場景太過少見,剛看到的人都會有點興奮過度。后面一只船上的人幾乎都是尖叫著過來的。我沒他們夸張,但也糊涂得可以,站在船上要舉相機,但想到如此黑夜,怎么可能拍照。只能來了親自看到,而不能用畫面傳播的景象,好像真不多,今天遇到的,絕對算比較經典的一個。
????螢火蟲不是每棵樹都有,只集中在少數樹上,像事先商量好的,分布在相同樹的高低不同位置,交替著閃光,比圣誕樹上掛的燈泡閃爍得“有螢火蟲的樹,說明那一棵的樹葉是它們喜歡吃的品種,而且葉子里含有熒光素,螢火蟲吃了就像充足了電,閃得會更亮。夜間發光的螢火蟲都是雄性,這是它們對雌性發出的求偶信號。”Gerald繼續解說。在這里當導游,好像都是半個生物學家?
????船早就關了馬達,靠船老大一只漿劃著在向前慢慢走,幾乎沒聲音。附近沒有成群的青蛙,自然比剛才安靜。樹上螢火蟲繼續閃著亮光,安靜的河水自作主張地給他們復制了一樣的孿生兄弟,很配合地在水里閃。此時突然想到古時候那個點不起油燈四處抓螢火蟲的窮書生,如果他生活在這里,書讀得會不會更好?